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语用学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知道翻译是应用语言学中分支之一,语言学的发展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依据。语言学研究领域近年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分支——语用学,语用学是主要研究语言使用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对特定情景中特定话语意义的研究。将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定会给翻译带来新的活力,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的等效。本文主要探讨语用学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作者
崔岂香
机构地区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45,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语用学
文学翻译
运用
分类号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覃庆辉.
等效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实践与教学[J]
.教育探索,2007(10):51-52.
被引量:2
2
秦燕.
论文学翻译中等效翻译的可行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32-135.
被引量:1
3
罗映兰.
奈达的等效原则视野中的红楼梦英译[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5):109-111.
被引量:1
4
薛雁,戴炜华.
语用视野下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5-47.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何刚.
语用的跨文化视野——人际互动跨文化解释模式[J]
.外语研究,1999(4):20-25.
被引量:44
2
姜秋霞.
审美想象与文学翻译的“等值阈”[J]
.中国翻译,2001,23(6):49-52.
被引量:36
3
申连云.
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1):136-140.
被引量:40
4
[1]许钧.翻译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5.
5
[2]金堤.等效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6
Yule G.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
Halliday, M.A.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M].Oxford: OUP, 1989.
9
Hornby, A.S.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 4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The Commercial Press,1997.
10
Mey, Jacob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2nd Edition. Foreign 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共引文献
21
1
宋玉阁.
浅析语境与翻译[J]
.时代文学,2009(14):32-33.
被引量:1
2
张小宁.
近六年国内英语专业本科笔译教学研究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91-92.
3
陈丽华.
英汉颜色词汇中的跨文化现象[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4):77-78.
被引量:1
4
曾文雄.
中国语用翻译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8(2):62-66.
被引量:24
5
蒋小元.
关联性、背景知识与翻译[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46-48.
被引量:2
6
陈倩,刘永红.
论翻译中的语境对等[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114-116.
被引量:1
7
张春星,张春月.
高语境词汇的语用翻译研究[J]
.外语学刊,2008(3):123-126.
被引量:11
8
马瑞贤,赵楠.
浅析“信”标准[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80-81.
9
钱蓉蓉.
从言语行为理论谈译者主体性[J]
.科技信息,2009(33).
10
张爽,解秀琴.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与失效[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142-145.
被引量:4
1
康德美.
从目的论视角看《红楼梦》两译本的翻译策略[J]
.文学与艺术,2011(1):108-108.
2
张集文.
浅谈互文的判断和理解[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3):81-83.
被引量:2
3
陈潇.
松本清张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芒种(下半月),2015,0(5):37-38.
4
陈竞春.
应用语言学的隐喻研究——以《红楼梦》的英译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3):13-14.
5
王波平.
三首节日思亲唐诗的品读[J]
.文学教育,2013(17):78-80.
6
王晓燕.
兼容并蓄 相得益彰——等值,等效之辩[J]
.时代文学,2008(4):62-63.
被引量:1
7
伊娃.库什纳,王文娥.
“陛下,臣民们饿了!”“叫他们吃符号!” 20和21世纪的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J]
.第欧根尼,2003(2):69-77.
被引量:1
8
张衍芸.
林徽因小说创作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66-69.
被引量:3
9
李荣.
文学翻译中的等效——评巫宁坤译《了不起的盖茨比》[J]
.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29-30.
被引量:1
10
唐嘉芳.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长城,2009(8):150-151.
作家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