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析果戈理《彼得堡故事》中的小人物形象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果戈理被誉为俄国文学的"散文之父"。《彼得堡故事》是其以彼得堡生活为题材写成的一组短篇小说,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19、20世纪俄国文学"都市小说"题材的创作具有典范意义。《彼得堡故事》中小人物的主题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所描写的时代已经过去,然而,假如人类社会还有不平等和不尊重人性的现象存在,那么,这部小说集就不会失去其现实意义。
作者
段士秀
机构地区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果戈理
小人物
《彼得堡故事》
分类号
I512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惠继东.
论果戈理小人物形象的宗教神秘主义主题[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40-43.
被引量:2
2
王鹏.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艺术比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1):67-70.
被引量:2
3
佐虓.
《寒夜》、《外套》主人公悲剧命运之比较[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63-66.
被引量:2
4
李勇.
鲁迅、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3):47-49.
被引量:1
5
裴善明.
讽刺小品 怪诞杰构——果戈理《鼻子》的符号学解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12):83-8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寇志明,黄乔生.
鲁迅与果戈理[J]
.鲁迅研究月刊,2002(7):29-36.
被引量:3
2
果戈理.果戈理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德.尼.奥夫夏尼科-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
巴金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5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
俄苏文学名家·果戈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
蒋淑娴.中国现代文学史(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陈则光.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读巴金的中篇小说《寒夜》[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9
巴金.谈《寒夜》—谈自己的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10
刘伦振等译.果戈里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3
1
罗志凤.
从《外套》和《骆驼祥子》看小人物的命运[J]
.文教资料,2013(32):86-88.
被引量:1
2
李改香.
鲁迅与果戈理《狂人日记》之比较[J]
.文教资料,2016(2):10-11.
3
齐欣.
浅谈果戈理作品中的神秘主义[J]
.青年文学家,2014,0(1X):35-36.
同被引文献
9
1
彭启华.
小人物“痛彻肺腑”的悲剧——漫话果戈理短篇小说《外套》[J]
.外国文学研究,1979,1(2):51-53.
被引量:4
2
胡絮青.
重访老舍在山东的旧居[J]
.文史哲,1981(4):72-76.
被引量:4
3
佐虓.
《寒夜》、《外套》主人公悲剧命运之比较[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3):63-66.
被引量:2
4
[俄]魏列萨耶夫,著.蓝英年,译.果戈理是怎样写作的[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5
[俄]伊·佐洛图斯基,著.刘伦振,译.果戈理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6
崔恩卿,高玉琨.走进老舍[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7
李静.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及其意义[J].华章,2011,(5):65.
8
王惠云,苏庆昌.老舍评传[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
9
徐媛媛,黄丽双.
《骆驼祥子》与《推销员之死》的主题比较[J]
.世纪桥,2009(1):155-1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罗志凤.
从《外套》和《骆驼祥子》看小人物的命运[J]
.文教资料,2013(32):86-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谭婷元.
世道之殇,黎民皆苦——《金瓶梅》与《骆驼祥子》小人物比较[J]
.时代人物,2019,0(9):19-19.
1
孙萌.
论《金瓶梅词话》中“以唱代言”现象在后二十一回中的遽增[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4,23(S1):62-65.
被引量:1
2
云杰.
论具象与喻象互渗的三种方式[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3(3):324-332.
3
张丹丹.
刍议以女权主义乌托邦出发的新视点解读英美文学[J]
.北方文学(中),2014,0(6):101-101.
4
刘立云.
从《红楼梦》英译本看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
.内江科技,2008,29(6):30-30.
被引量:2
5
田田.
尊重历史与尊重人性——谈《东京疑案》对人性的描写[J]
.人物,2010(4):88-89.
6
方宗祥.
《暴风雨》密兰达角色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12(12):38-40.
7
滴扶.
如果自己是乞丐,会怎么想?[J]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2011(9):58-59.
8
周文娟.
《喧哗与骚动》的人物悲剧与创作思想解读[J]
.电影文学,2009(12):83-84.
被引量:1
9
许瑜娜.
南朝时期“言与志反”现象研究——以谢朓诗为例[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4):44-47.
10
陈灿芬.
解构与建构:对《金瓶梅》文化的再解读[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2):91-95.
作家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