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原书风的追寻及其走向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河南书坛近十几年的创作道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七十年代初到一九八○年,八十年代初到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年.研究书法现象与研究其它艺术门类一样,应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任何时期所出现的书法艺术现象,均是随着现实生活和书法本体的发展而历史地产生和形成的.任何时期的审美风尚主流,一方面产生于现实生活,一方面又有着割不断的历史的继承性.
作者
纪白
出处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39,共5页
Chinese Calligraphy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中原书风
书法创作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朱中原.
回望“中原书风”专题[J]
.中国书法,2012(3):130-132.
被引量:1
2
王学仲.
中原书风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书法,2012(3):133-134.
被引量:1
3
西中文.
“中原书风”和书法的创造精神[J]
.中国书法,2012(3):148-150.
被引量:2
4
刘根货.
中原书派与江浙书派风格之比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6):167-169.
被引量:1
5
李因杰.
对新时期“中原书风”的反思与展望[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258-258.
被引量:1
6
吕文明.
雄强朴茂与时代担当---中原书风审美特质及其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推动[J]
.书法赏评,2016(3):71-75.
被引量:1
7
李因杰.
重新审视“中原书风”的当代意义[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1):52-52.
被引量:1
8
罗亚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原书风”的崛起与变迁——兼论“碑学”审美在当代的延展[J]
.中国书法,2018(7X):4-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邓欢华.
“中原书风”在当代书法艺术中的传承和发展[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4):91-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超.
基于篆书视角探究中国书法艺术美学及发展趋向[J]
.艺术评鉴,2022(22):21-24.
被引量:1
2
杨云磊.
篆书的艺术特点及技法探讨[J]
.艺术评鉴,2023(21):63-68.
1
李因杰.
重新审视“中原书风”的当代意义[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1):52-52.
被引量:1
2
李因杰.
论新时期“中原书风”概念的提出[J]
.参花(上),2014,0(12):100-100.
3
郭舒权.
书画评奖有违艺术规律[J]
.社会,1998,18(8):42-43.
4
杨庆兴.
“中原书风”溯源[J]
.中州学刊,2015(10):163-166.
被引量:1
5
李放.
“中原书风”的典型意义[J]
.中国书法,2012(3):155-156.
被引量:1
6
张士钧.
王澄书艺特点及其成因[J]
.许昌学院学报,2003,22(4):83-84.
被引量:1
7
李因杰.
新时期“中原书风”的艺术风格、本质特征探析[J]
.艺术时尚,2014,0(11):54-54.
8
王学仲.
中原书风的现状与未来[J]
.中国书法,2012(3):133-134.
被引量:1
9
陶然,吴川淮,杨沛沛,孙海兴,姜文.
迹显心通 秋水为神——刘艺先生访谈[J]
.中国书法,2015(21):12-19.
10
邢中桂.
安康当代书法简论[J]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2):23-25.
中国书法
201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