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反校园文化现象研究——基于闲暇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忽视及闲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反校园文化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本文从闲暇教育的视角对高校反校园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加强闲暇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
王琦
机构地区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5-87,共3页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项目(2010YBA007)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立项资助项目(LX2012Z012)成果
关键词
闲暇教育
缺失
反校园文化
分类号
C912.6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孙碧平.
谈高校反校园文化与教育个性化之关系[J]
.宜宾学院学报,2003,3(4):81-83.
被引量:3
2
刘应君,秦国文.
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4-5.
被引量:24
3
邢媛.
论休闲在后工业时代的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3):102-105.
被引量:10
4
王琦.
闲暇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104-109.
被引量:6
5
冯建军,万亚平.
闲暇及其教育价值[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22-25.
被引量:12
6
李英英,张俊.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基于反校园文化的视角[J]
.学园,2009(11):13-1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刘应君,杨美新.
大学生心理素质堪忧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68-71.
被引量:4
2
杨廷文,袁梅.
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措施[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1):103-104.
被引量:42
3
田建荣.
教育个性化:中国教育的世纪末走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162-168.
被引量:8
4
(美)托马斯·吉德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06,107,176,173,119.
5
理查德·科克.帕累托.80/20效率法则[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年.43、42.
6
葛兆光.转引画眉深浅入时无--从日本的高考试卷说起[J].读书,1998,(11).
7
朱作仁.全面发展教育:返朴归真--对"素质教育的疑惑[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8
(美)杰弗瑞·戈比 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
(美)杰弗瑞·戈比 张春波译.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共引文献
49
1
邓蕾.
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探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54-57.
被引量:8
2
高辉.
高校大学生闲暇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76-78.
3
崔诣晨.
基于“乐活”理念下的大学生休闲教育路径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172-175.
被引量:1
4
徐南.
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及遏制对策探析[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4):86-89.
被引量:6
5
孟刚.
后工业生活中的人性化设计[J]
.南方建筑,2004(6):92-94.
6
王晓兵.
青少年反校园文化成因初探[J]
.黑河学刊,2005(3):84-86.
被引量:1
7
庄希琛.
试论后工业时代体育休闲的人性意蕴[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26-28.
被引量:8
8
严勇,陶辉.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之法律思考[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38-39.
被引量:3
9
王志琼.
对中小学生休闲能力丧失的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2):48-51.
被引量:2
10
韩丁.
中西休闲认识的演变与交融[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61-6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7
1
周远清.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1996(1):4-7.
被引量:79
2
赵虹元.
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21-24.
被引量:68
3
田友谊.
我国闲暇教育研究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5(5):11-13.
被引量:23
4
万慧进.
高校闲暇德育对大学生闲暇德性的建构[J]
.理论与改革,2007(5):150-152.
被引量:10
5
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5-85.
6
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4.
7
张文鸯.
实施大学生闲暇教育的方法与策略[J]
.当代教育科学,2008(5):61-62.
被引量:9
8
曹玉霞,秦克寅.
新时期大学生闲暇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J]
.理论学刊,2008(12):113-115.
被引量:6
9
刘宇文,张鑫鑫.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休闲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26-30.
被引量:19
10
蓝怀恩.
乐活生活面面观[J]
.药物与人,2009(3):12-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崔诣晨.
基于“乐活”理念下的大学生休闲教育路径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172-175.
被引量:1
2
徐舒.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文化现象[J]
.轻工科技,2015,31(6):164-16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晓莉,周洁,王丽珊,朱苗苗.
互联网+背景下“乐活”生活理念及行为模式研究[J]
.科技视界,2017(24):60-61.
1
刘尚明.
农村社区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6):14-15.
2
吴远芳.
闲暇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使命[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4-5.
被引量:2
3
卢芝艳,杨莉.
西部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的闲暇教育[J]
.科教文汇,2010(1):195-195.
被引量:1
4
代安娜,佟莹莹.
闲暇教育与休闲教育[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7-31.
被引量:2
5
李剑,郭文芳,陈秀梅.
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研究——以河北唐山市为例[J]
.中小学管理,2008(9):40-42.
被引量:1
6
裘指挥.
闲暇教育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7):183-185.
被引量:13
7
郝振君.
试析老年人的闲暇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08(3):65-66.
被引量:10
8
马纯红.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闲暇生活质量及其提高的教育学审视[J]
.文史博览(理论),2007(2):60-63.
被引量:4
9
徐志明.
中老年群体闲暇教育的实践探索[J]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0(10):75-76.
10
黄凤珍.
闲暇·闲暇教育与素质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125-128.
被引量:5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