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会——劳资冲突博弈中的重要力量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工会在劳资冲突以及劳资博弈中的重要性的问题,通过对劳资冲突中劳资双方的博弈模型以及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博弈进行分析,论证了工会是劳资冲突博弈中的必不可少的均衡性力量这一命题,从而得出在中国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必须要完善和强化工会维护员工利益的作用这一结论。
作者
邸灿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知识经济》
2008年第11期105-106,共2页
Knowledge Economy
关键词
工会
劳资冲突
劳资博弈
交易成本
人力资源产权
分类号
D41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9.2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廖明.
中、美工会的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07(12):102-104.
被引量:5
2
朱芝洲.
工会组织:劳资博弈中的均衡力量[J]
.北方经济,2007(1):64-6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奕平.
美国工会现状分析[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6(3):49-52.
被引量:10
2
黄爱华,郑柏礼.
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0-53.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6
1
张荣艳.
西方各国工会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63-64.
2
王学良.
转型期劳方经济权益困境及对策探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19):105-106.
3
朱海龙.
论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政治与法律,2014(2):142-150.
被引量:6
4
杨帆.
劳动合同签订的制度困境与劳资行为的博弈结构——基于G市与H市的实证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1):62-73.
被引量:3
5
于朝晖,李清欢.
工会在企业海外经营战略沟通中的职能和作用探析[J]
.公关世界,2017(5):17-22.
被引量:2
6
边永静,张建平.
新形势下工会制度的建设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2016(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9
1
简新华,张建伟.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J]
.人口研究,2005,29(2):49-55.
被引量:111
2
侯玲玲.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研究[J]
.法学,2006(1):103-110.
被引量:19
3
胡连生,杨玲.
论我国劳资博弈中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J]
.理论探讨,2006(3):15-17.
被引量:2
4
李秀香,唐红霞.
从劳资博弈看劳工标准认证制的作用——兼与工会组织的作用比较[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0):159-163.
被引量:13
5
朱芝洲.
工会组织:劳资博弈中的均衡力量[J]
.北方经济,2007(1):64-66.
被引量:3
6
颜江伟.
行政化与回归社会:中国工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29-34.
被引量:36
7
董保华.
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
.法商研究,2007,24(6):53-60.
被引量:92
8
常凯.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J]
.法学论坛,2008,23(2):5-14.
被引量:79
9
王全兴,黄昆.
劳动合同效力制度的突破和疑点解析[J]
.法学论坛,2008,23(2):22-29.
被引量:38
10
郭英.
科学管理、劳资博弈与和谐劳资关系的模型建立[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367-37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杨帆.
劳动合同签订的制度困境与劳资行为的博弈结构——基于G市与H市的实证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5(1):62-73.
被引量:3
2
李小琴.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工会管理新思路[J]
.办公室业务,2012(A09):26-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白光.
浅析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改进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8):38-40.
被引量:10
2
张梦.
劳动合同在企业劳动用工中的规范管理[J]
.人力资源管理,2017(10):90-91.
3
任勇,杨帆.
流动人口数据采集中的结构性困境及其化解--基于G市和H市的案例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20(10):60-66.
被引量:5
4
谢鹏鑫,屈萌,冯娇娇,杨付.
新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的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劳动关系主体的视角[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2,39(4):96-109.
被引量:9
1
本刊编辑部.
劳资博弈加剧 私企如何应对[J]
.光彩,2007(9):17-17.
2
剑华.
《劳动合同法》背后的劳资博弈[J]
.黄金时代(上半月),2008,0(3):23-25.
3
蔡维力,张爱军.
当代中国的劳资博弈——《劳动合同法》焦点条款的法经济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2008(5):104-107.
被引量:4
4
本刊记者.
探寻企业工会维权之路[J]
.中国工运,2011(6):16-21.
5
胡乐明,刘刚.
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契约精神的公平原则[J]
.红旗文稿,2014(11):22-24.
6
周文俊.
《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博弈中维护社会公平——首届全国建设领域百名优秀专业律师、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月萍专访[J]
.建筑,2008(9):61-62.
7
谢强.
论我国集体谈判中的博弈——以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为例[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0(1):25-29.
8
肖颖.
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争议看劳资博弈的地位失衡[J]
.特区经济,2008(11):235-236.
被引量:2
9
胡鸿高.
劳资博弈与劳动关系稳定的制度保障——兼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7(5):8-9.
被引量:3
10
焦鹏.
把握员工思想脉搏以人为本做好转型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1X):161-163.
被引量:1
知识经济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