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5
-
1吴文新,张乐.休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22-27. 被引量:3
-
2陆彦明,马惠娣.马克思休闲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44-48. 被引量:104
-
3孙金华,张国富.休闲与社会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2):55-58. 被引量:15
-
4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48-52. 被引量:238
-
5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3):98-106. 被引量:86
二级参考文献26
-
1汤乐毅.休闲产业:启动消费的亮点[J].企业经济,1999,18(8):48-50. 被引量:3
-
2刘晨晔.休闲文明建设初探[J].道德与文明,1996(3):34-35. 被引量:2
-
3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4哈尔·瓦里安 周洪(等).微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74.
-
5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
6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2版)[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
7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
8约翰·凯利.走向自由[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
9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
10[5]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428
-
1彭书婷.社会参与视角下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9(11):15-28. 被引量:3
-
2孙慧菊.试述中职生休闲教育现状[J].当代旅游,2018,0(22):74-74.
-
3谭坤艳.科学技术对人类休闲生活的影响[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14):79-81. 被引量:1
-
4刘海鸿.我国休闲产业的特点、态势与前瞻[J].生产力研究,2007(18):111-112. 被引量:6
-
5吴文新.发展休闲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13(1):14-18. 被引量:2
-
6周运瑜,田金霞,卢咏.从休闲内涵探讨休闲型旅游——兼谈马克思等哲人的休闲思想[J].江苏商论,2009(4):92-94. 被引量:4
-
7周志平.休闲消费探析[J].江苏商论,2009(5):14-16.
-
8宋国琴,郑胜华.基于增长极理论的休闲产业战略地位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5-20. 被引量:3
-
9刘辉.我国休闲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5-26. 被引量:1
-
10王新前.中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型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1):1-4. 被引量:1
-
1刘沁园,夏武科.论政府在休闲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1):137-139.
-
2粘忠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休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职业圈,2007(04S):18-18.
-
3刘晨晔.休闲文明建设初探[J].道德与文明,1996(3):34-35. 被引量:2
-
4刘晨晔.21世纪人类社会的休闲化趋势与中国社会发展[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18(3):3-6. 被引量:9
-
5王素莲.浅论管理学的发展趋势[J].税收与企业,2000(3):19-20. 被引量:5
-
6崔进英.休闲活动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13(7):140-140.
-
7蒋南平,黄方正.四川省人才政策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3(6):30-31. 被引量:5
-
8范明珠.宗教与现代社会的第二伦理语系[J].社会学家茶座,2005(1):33-37.
-
9黄铁苗,曹琤.发展休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4):73-77. 被引量:7
-
10陈建芬.北京“美丽会”[J].小康,2007(2):6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