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寻找推进东亚合作的路径
被引量:
1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来,东亚合作出现了许多乱象。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东亚似乎对未来变得方向不明了。尤其是去年以来,美国"幡然醒悟",誓言"重返亚洲",大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要创建"美国的亚太世纪",东亚合作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东亚合作的进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
作者
张蕴岭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国际研究学部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1,共5页
Foreign Affairs Review
关键词
东亚合作
政治
美国
亚太世纪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谈判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东盟共同体
自贸区
TPP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6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306
1
曾向红.
相互尊重与大国互动——基于俄欧与中俄在共同周边地区互动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1):73-105.
被引量:12
2
李巍,吴娜.
东亚金融地区主义的制度升级——从“10+3”对话到“AMRO”[J]
.世界政治研究,2019,0(2):79-124.
被引量:8
3
汪卫华.
拆解过程追踪[J]
.国际政治科学,2022,7(2):156-178.
被引量:18
4
盛斌.
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的发展[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0-80.
被引量:89
5
黄大慧,韩爱勇.
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35-149.
被引量:10
6
孙学峰.
东亚准无政府体系与中国的东亚安全政策[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6):32-48.
被引量:46
7
王逸舟.
“东亚共同体”概念辨识[J]
.现代国际关系,2010(S1):84-88.
被引量:9
8
彭毅平.
略论日本的太平洋经济战略[J]
.现代日本经济,1985(4):1-4.
被引量:1
9
庞中英.
“东亚合作”向何处去?——论东亚地区秩序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学术前沿,2012(4):66-70.
被引量:6
10
佟福全.
两种可能——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重要进展及前景[J]
.国际贸易,2004(8):34-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5
1
沈铭辉.
透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
.拉丁美洲研究,2012(3):38-44.
被引量:5
2
陈寒溪.
美国“重返亚洲”对东亚合作的影响[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4):41-47.
被引量:8
3
王岩.
后危机时代推进东亚区域合作的建议[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83-84.
4
王联合.
TPP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J]
.国际观察,2013(4):66-72.
被引量:21
5
杨立强,鲁淑.
TPP与中日韩FTA经济影响的GTAP模拟分析[J]
.东北亚论坛,2013,22(4):39-47.
被引量:25
6
Song Junying,Yu Shaohua.
对“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再思考(英文)[J]
.国际问题研究,2014(2):27-40.
被引量:8
7
韩爱勇.
东亚合作与中韩关系[J]
.当代韩国,2014(1):42-53.
被引量:1
8
陈琪,管传靖.
中国周边外交的政策调整与新理念[J]
.当代亚太,2014(3):4-26.
被引量:47
9
范祚军,温健纯.
东亚合作格局与中国-东盟政治经济互动[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5):38-43.
10
吴泽林.
近年中国学界关于东亚一体化的研究述评[J]
.现代国际关系,2015(10):54-6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51
1
葛腾飞.
“印太”地区安全秩序纷争与中国的地区秩序愿景[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38(3):73-100.
被引量:13
2
王传剑,张佳.
“印太战略”下“东盟中心地位”面临的挑战及其重构[J]
.国际观察,2021(3):89-129.
被引量:19
3
何章银.
东亚救灾合作机制建构的动因、特点及阻力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2013(3):157-163.
被引量:1
4
汤婧.
TPP与RCEP:中国在亚太区域经济整合新秩序下的挑战与策略[J]
.全球化,2013(6):63-72.
被引量:16
5
盛九元.
中日韩FTA的建构及其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J]
.世界经济研究,2013(12):78-83.
被引量:4
6
刘慧杰.
东亚一体化进程与中国对策:基于TPP与RCEP比较[J]
.现代商业,2013(34):113-115.
被引量:1
7
孔向阳.
TPP与中国应对策略[J]
.卷宗,2014,4(1):111-112.
8
Song Junying,Yu Shaohua.
对“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再思考(英文)[J]
.国际问题研究,2014(2):27-40.
被引量:8
9
周佳,杨培强.
自由贸易区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综述[J]
.嘉兴学院学报,2014,26(2):63-68.
被引量:1
10
刘柏.
TPP冲击下亚太新秩序整合的中国对策[J]
.东北亚论坛,2014,23(2):40-49.
被引量:11
1
章睿.
TPP:美国重返亚洲之通道[J]
.上海企业,2012(2):47-49.
2
翟崑.
博鳌之变[J]
.世界知识,2012(7):66-66.
3
叶夫.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亚太世纪”[J]
.信息世界,1995(4):24-25.
4
李惠武.
“亚太世纪”与“泛南中国经济圈”的形成[J]
.港澳经济,1991(10):21-23.
5
王琢.
迎接亚太世纪的新时代构建“大上海”开放经济圈[J]
.浦东开发,1994(12):10-13.
6
向宏,谭刚强.
现代企业瞄住亚太世纪做文章[J]
.当代地方科技,1996(3):37-38.
7
余文.
东盟迎接“亚太世纪”的挑战[J]
.南洋问题研究,1995(1):15-18.
8
方民生.
中国的市场经济与亚太世纪[J]
.亚太经济,1994(2):39-42.
9
史敏.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亚太地区的影响[J]
.亚太研究,1993(2):3-6.
被引量:2
10
高伟梧.
迎接亚太世纪 重构深港经济关系[J]
.特区经济,1994(9):11-13.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