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历史潜因
被引量:
2
Trial discussion on the historical talent cause of the revival of Japanese militaris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受日本岛国环境和历史积因影响,日本民族中的右翼势力形成强烈的征服欲望和好战尚武的文化基因,以及一种深深埋藏于其文化底蕴之中的军国梦。这些普遍贯穿于群体潜意识之中的因素日益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潜因。
作者
陈伟新
机构地区
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4年第4期93-95,共3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日本
岛国
天皇
军国主义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席佳蓓.
评析日本的民族精神及其成因[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2):40-45.
被引量:6
2
李正堂.为什么日本不认帐[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
3
依田家.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4
蒋立峰.日本天皇列传[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
5
查常平.
日本神话与军国主义[J]
.文史杂志,2000(1):46-4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东英译,日本历史研究委员会.大东亚战争的总结[M]新华出版社,1997.
2
[美]埃德温·赖肖尔(E·O· Reischauer) 著,孟胜德,刘文涛.日本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
[爱尔兰]哈利戴(J· Halliday) 著,吴忆萱等.日本资本主义政治史[M]商务印书馆,1980.
共引文献
7
1
汪德智.
浅析构建和谐文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培育[J]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6):94-96.
2
徐炳杰.
日本军国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渊薮[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3):19-21.
被引量:2
3
王芳.
论日本文化中的民族矛盾性[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126-128.
4
李胜强.
日本特殊社会心理下的中国之策[J]
.新丝路(下旬),2018,0(14):61-62.
5
王志强,杨颖颖.
评析日本民族精神及其启示[J]
.大连大学学报,2018,39(1):74-78.
6
王冬凌.
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18(4):1-3.
被引量:3
7
谢新清.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剖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7-38.
同被引文献
13
1
王莹先.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原因简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5):34-36.
被引量:2
2
徐勇.
论日本新军国主义[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12(2):42-48.
被引量:2
3
马伟涛.
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对日本政局的影响[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1):117-118.
被引量:1
4
卓尚栋.
日本战后的右翼发展——从二战后的日本和一战后的德国比较看日本军国主义[J]
.新余高专学报,2005,10(3):41-44.
被引量:1
5
李世安.
普鲁士精神、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3):241-244.
被引量: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7
步平,王希亮.日本右翼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3.
8
钟声.邪恶的参拜[N].人民日报,2012-10-18(2).
9
付志伟.警惕日本新军国主义的危险[N].解放军报,2012-10-27(4).
10
高桥敷.丑陋的日本人[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8:120.
引证文献
2
1
谢卫军.
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德国纳粹崛起分析当今日本军国主义的危险性[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6):22-26.
被引量:1
2
张孝敏.
论日本新军国主义[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5):40-4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松田康博,张瑞婷.
如何解读安倍政府的安保政策[J]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0(1):41-57.
被引量:5
1
庞士让.
论南京大屠杀[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12(1):12-16.
2
金冲及.
七七事变前蒋介石对日政策的演变[J]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4(6):37-37.
3
于春梅.
“九·一八”事变与“大陆政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75-77.
被引量:1
4
白雪.
试论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76-78.
5
卞修跃.
世纪暴行——南京大屠杀[J]
.文史精华,1997,0(12):4-12.
被引量:1
6
项福库.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的历史根源探析[J]
.沧桑,2007,0(2):39-40.
7
白麟.
用音乐放飞和平鸽——访我国当今“反战歌曲创作第一人”敏群[J]
.中华魂,2001(8):11-11.
8
丁家栋.
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4):10-14.
被引量:1
9
王莹先.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原因简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5):34-36.
被引量:2
10
胡乔木.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发言[J]
.抗日战争研究,1991(2):15-16.
江淮论坛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