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思政课人本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今时代的各个领域都在呼唤以人为本,高扬人的尊严,关注人的需求,回归人的本真。高职院校思政课也在呼唤人本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各个要素都要遵循以人为本,如此才能让教育回归丢失的本真,增强其实效性。
作者
杜春梅
机构地区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2年第11期172-173,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人本化教学模式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高德胜.
生活德育简论[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1-5.
被引量:118
2
[德]布伯·布伯(Buber,M·) 著,陈维纲 译.我与你[M]. 三联书店, 198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周作宇.
怪圈:生活教育向考试教育的蜕变[J]
.教育学术月刊,1995(5):20-22.
被引量:4
2
何秀煌.新世纪的道德教育——从记号学的观点看道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道德与公民教育——东亚经验与前瞻[M].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1996.14.
3
杜威.教育上的道德原理.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0-143,147.
4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28.
5
胡塞匀.胡塞尔全集(第六卷)[M].-,-.462.
6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27.
7
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7.
8
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84.
9
张自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27.
10
杜威 胡适(译).杜威五大演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76.
共引文献
117
1
姚尧.
后现代伦理思潮下德育的三种取向[J]
.浙江教育科学,2019,0(6):16-19.
2
王颖.
新中国70年道德教育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7-106.
被引量:1
3
张国锋.
从德育生活化模式看大学生德育内容的建构[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4):22-23.
被引量:4
4
陶凌荣.
我国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关系辨析[J]
.运动,2012(17):49-50.
被引量:2
5
卢乐珍.
让道德启蒙融入幼儿生活[J]
.学前教育研究,2004(9):9-11.
被引量:5
6
徐佐彦.
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机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5(1):69-72.
被引量:1
7
陈言贵.
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
.滁州师专学报,2004,6(1):14-16.
被引量:8
8
李菲.
我国德育理念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31-34.
被引量:10
9
曹树真.
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21-24.
被引量:5
10
朱延华.
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J]
.探索,2006(1):100-10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梁英平.
基于工学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5-7.
被引量:7
2
陈学凤.
高职思政课与专业的“CTC”对接模式研究[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26-29.
被引量:6
3
包春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设计探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2(4):101-102.
被引量:2
4
谢太平.
大道行思 取则行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3):81-8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包春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26-2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赵晓芳.
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青年与社会,2015,0(6):153-153.
2
孙长明.
谈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维一体”教学模式[J]
.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46-47.
被引量:1
3
王晓梅.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34(10):134-135.
被引量:6
4
易著梁,李锦明,伍玉凤.
浅析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
.教育观察,2016,5(2):131-132.
被引量:2
1
李荣健.
浅谈高职教学中的人本化教学[J]
.科学咨询,2007(11):59-59.
2
裘斌.
新课程背景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7(6):64-67.
被引量:3
3
周长华,严滔.
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本理论[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36-137.
4
肖碧林.
让残疾学生得到有尊严的发展[J]
.小学时代(教师),2009(10):54-54.
被引量:1
5
刘玲荃.
我和电大[J]
.中国远程教育,1999(5):54-54.
6
张清,马晶.
高职思想政治课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78-179.
被引量:1
7
汪海萍.
特殊教育与残疾人的精神需求[J]
.中国特殊教育,2002(1):1-4.
被引量:10
8
张志勇.
教育家的职业人格[J]
.中国教育学刊,2012(9).
被引量:2
9
佚名.
做人的尊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17).
10
侯文勇.
浅谈美工课中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
.现代特殊教育,2008(3):27-29.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