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球化趋势下历史学功能的再认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历史学功能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全球化浪潮中,重新认识历史学功能,发挥其在捍卫民族文化血脉,传承民族传统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培养爱国情操,增强文化认同感等方面阐述历史学在新形势下的功能。
作者
赵雪妮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9期74-75,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关键词
全球化
民族文化
历史学功能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陈润叶.新时期史学功能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4).
2
李永福,郑先兴.
历史学的功用及其在当代的发展趋向[J]
.安徽史学,2003(4):5-8.
被引量:7
3
吴漫.
20世纪后半叶史学社会功能探讨的得与失[J]
.中州学刊,2004(4):89-92.
被引量:1
4
鲍宗豪.
论文化全球化——兼谈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1):112-119.
被引量:12
5
陈剩勇.
全球化、族群认同与历史教育[J]
.史林,2003(6):24-27.
被引量:5
6
谢祥.
论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J]
.红河学院学报,2009,7(1):68-70.
被引量:2
7
杨博华.
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帝国主义[J]
.南京社会科学,2000(8):56-60.
被引量:11
8
肖宏发.
历史学与社会教育——对新时期史学社会教育功能的诠释[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8):112-1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岳川.
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激进与保守之维[J]
.文艺理论研究,1999(4):9-18.
被引量:14
2
希利斯.米勒,郭英剑.
论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
.当代外国文学,1998,19(1):154-161.
被引量:41
3
陆勤毅.
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
.安徽史学,1996(2):15-16.
被引量:1
4
刘鸿武.
人文科学与史学功用[J]
.世界历史,1991(1):112-118.
被引量:6
5
何晓明.
史家的主体意识与史学的社会功能[J]
.江汉论坛,1990(11):8-13.
被引量:8
6
赵轶峰.
“应用史学”的提法有待商榷[J]
.安徽史学,1986(4):1-2.
被引量:3
7
邓京力.
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J]
.史学月刊,2000(6):5-12.
被引量:8
8
胡逢祥.
史学的经世作用和科学性——兼论对传统史学经世观的批判继承[J]
.探索与争鸣,1992(2):8-16.
被引量:2
9
肖宏发.
对史学社会教育功能的纵向考察与反思[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2):165-169.
被引量: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第59页.
共引文献
33
1
洪晓楠,邱金英.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评述[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3(4):74-79.
被引量:3
2
吕传庭,曹小曙,闫小培.
文化认同与城市规划的终极关怀[J]
.城市规划,2005,29(3):77-79.
被引量:5
3
霍志钊.
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自觉:兼论文化人类学者在民族文化变迁中的责任[J]
.广东社会科学,2006(4):86-89.
被引量:16
4
彭新良.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1):43-47.
5
王多慈,崔景明.
浅析文化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6(2):74-77.
被引量:1
6
肖宏发.
认识你自己:历史学与人的自我认识[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135-139.
被引量:2
7
马文琴.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教育[J]
.教育学术月刊,2008(10):9-13.
被引量:24
8
孟凡强.
在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中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
.搏击(武术科学),2004,1(2):33-36.
被引量:6
9
张鸷远.
文化全球化视阈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
.大连干部学刊,2010,26(3):42-44.
10
樊庆臣.
六十年的辉煌,抹不去的尴尬——再谈史学的功能[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84-86.
1
鲍宗豪,何云峰,奚建武,王博.
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应对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述要[J]
.社会科学,2000(2):76-78.
2
胡正武.
温州台州地名亲缘趣谈[J]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3(4):48-48.
3
田大金.
抗战妙联[J]
.文史博览,2010(1):70-70.
4
张志忠.
战争罪行和东方主义[J]
.社会科学论坛,2003(1):89-93.
5
王洪军.
谈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2):102-103.
被引量:7
6
刘秉勋.
宋希濂的爱国情操[J]
.湘潮,2008(2):36-40.
7
孙兰英.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一种把握全球化趋势的新视角[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9-12.
8
李朋,李双印,王晓朴.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心”问题浅析[J]
.群文天地,2008(8):81-81.
9
车得驷.
纪念我的老师王沂暖先生[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6.
10
宋存修,蔡春玲.
全球化进程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性转变[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2(8):58-59.
黑龙江史志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