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人格转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人的价值的不断实现和人性的不断解放与提升。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格的现代转型,即人格由传统人格转向现代人格的过程,而人的现代化与人格的转型的最终落脚点是现代人格的形成。只有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又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作者
马晓代
机构地区
安阳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出处
《传承》
2012年第1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现代人格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2
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殷陆君.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张春燕.
试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格现代化[J]
.理论观察,2005(6):27-29.
被引量:2
4
英格尔斯;顾昕.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
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张青兰.人格的现代转型与塑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7
徐强.人格与社会[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金久余.
国家现代化与公民人格培养[J]
.学术界,1998(2):30-34.
被引量:3
9
方竹兰.
人格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之根本[J]
.理论与现代化,2005(6):11-13.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余潇枫,盛晓蓉.
论公民人格[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2):24-31.
被引量:27
2
[德]弗罗姆(Fromm,E·) 著,陈学明.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8
1
甘子成,郭凤云.
现代人格塑造的路径分析[J]
.知识经济,2008(8):161-161.
被引量:1
2
刘玉本,王琰.
公民人格与中华民族伦理精神[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58-59.
3
方竹兰.
论政府占据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的局限[J]
.学术界,2013(10):44-51.
被引量:2
4
杨正午.
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J]
.长江丛刊,2016(15):183-183.
5
袁祖社.
中国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与“市民社会”公民独立经济人格的模塑[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6):25-32.
被引量:2
6
张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国民的塑造[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7(4):49-54.
被引量:1
7
耿妮娜,李伟.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路径[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22(9):15-17.
8
杨晨晨,张洁.
“知”“情”“意”的调控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意义[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5):31-34.
同被引文献
12
1
胡发贵.
“立德”与“成德”——论中国古代教育的价值诉求[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2-15.
被引量:5
2
胡治洪.
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J]
.孔子研究,2009(1):4-12.
被引量:5
3
马东明,郑勤华,陈丽.
国际“终身学习素养”研究综述[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1):3-11.
被引量:30
4
潘星宇.
君子人格与人的现代化[J]
.学理论,2013(3):38-40.
被引量:2
5
辛涛,姜宇.
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人民教育,2015(9):54-58.
被引量:92
6
岳辉,和学新.
学科素养研究的进展、问题及展望[J]
.教育科学研究,2016(1):52-59.
被引量:54
7
王巧玲.
可持续发展素养与核心素养[J]
.中国德育,2016,11(7):54-58.
被引量:4
8
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21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提升与教育目标转型[J]
.教育研究,2016,37(11):8-18.
被引量:313
9
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1):1-3.
被引量:475
10
刘坚,魏锐,刘晟,刘霞,方檀香,陈有义.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设计[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3):17-21 113.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
1
1
史威.
深化环境素养教育 促进现代人格转型[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9(2):11-15.
1
徐强.
人的现代化的关键:人格转型[J]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23-26.
2
王建明,郭万牛.
从“世界历史”理论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现代化[J]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2):19-23.
被引量:1
3
廖灵丹,周虹瑶.
儒家伦理与实现人的现代化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9):72-74.
4
郑志强.
论我国现代人格转型的趋向与内在根据[J]
.铜陵学院学报,2005,4(2):91-94.
5
陈立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现代化刍议[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4(2):16-21.
被引量:3
6
李智水.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辩证关系[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4):476-479.
7
黄艳婷.
唯物史观与人的现代化[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4):15-17.
8
和晶,栗明.
解放思想与现代人格转型关系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3(11):150-150.
9
姜琰.
审美素质──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J]
.道德与文明,1995(5):15-16.
被引量:1
10
陈历.
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课题[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8-10.
传承
2012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