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的检讨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来,不少汉语史研究者将作格动词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汉语历史语料的处理中。本文从同一性出发论证了相关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问题,并进而通过中古时期的历史文献证明: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作格动词也还没有产生。
作者
帅志嵩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出处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2年第1期97-109,187,共14页
Nankai Linguist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古汉语‘完成’语义范畴研究”(11FYY009)资助
关键词
作格
同一性
古代汉语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441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潘海华,韩景泉.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
.语言研究,2005,25(3):1-13.
被引量:139
2
胡敕瑞.
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J]
.中国语文,2005(3):214-225.
被引量:43
3
杨素英.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8
4
顾阳.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
.当代语言学,1994(1):1-11.
被引量:111
5
Long M.H,Robinson P.Focus on form: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8.
6
Perlmutter David 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1978.
7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94.
8
Goddard,Cliff.“Case Systems and Case Markings in Australian Languages: A New Interpretation”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2.
9
Hale,K.The Passive and Ergative in Language Change; The Australian CasePacific Linguistic Studies in Honour of Arthur Capell,1970.
10
Julie Anne Legate.Morphological and abstract caseLinguistic Inquiry,2008.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梁银峰.
先秦汉语的新兼语式——兼论结果补语的起源[J]
.中国语文,2001(4):354-363.
被引量:15
2
徐杰.
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J]
.当代语言学,1999,1(1):16-29.
被引量:209
3
曹国安.
使成式产生时期的确认[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1):112-115.
被引量:2
4
徐通锵.
自动和使动——汉语语义句法的两种基本句式及其历史演变[J]
.世界汉语教学,1998,12(1):12-22.
被引量:48
5
顾阳.
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
.现代外语,1997,20(3).
被引量:131
6
潘海华.
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1997,20(4).
被引量:51
7
祝敏徹.
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4(2):57-71.
被引量:13
8
耿振生.
古代汉语的动补结构和“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J]
.古汉语研究,1996(2):14-20.
被引量:4
9
何乐士.
从《左传》和《史记》的比较看《史记》的动补式[J]
.东岳论丛,1984,5(4):81-91.
被引量:11
10
顾阳.
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
.当代语言学,1996(3):1-16.
被引量:92
共引文献
441
1
柳俊.
语言类型学的定量转向——附议南方SVO型民族语的旁语类型特征[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30-41.
2
庄会彬,马宝鹏.
韵律句法视角下的汉语否定问题刍析[J]
.韵律语法研究,2019(1):83-113.
被引量:3
3
蒋绍愚.
从八部书看中古汉语语法[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1-20.
4
董紫薇,曹祝兵.
“破”类词语同一性及其历史演变探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2):64-68.
被引量:1
5
李瑞.
汉语双音动补合成词的现状和形成机制[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9(1):172-182.
6
向大军.
领主属宾句句法语义的功能语言学诠释——从“王冕死了父亲”的英译谈起[J]
.外国语言文学,2023,40(6):103-114.
7
李莉华,熊学亮.
也谈汉语存现句中动词的非宾格性[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86-189.
被引量:2
8
李劲荣,于赛男.
汉语存在句的构成理据——兼论存在与隐现之区别[J]
.语言研究集刊,2021(2):17-33.
9
张孝荣.
领主属宾句的最简句法分析[J]
.外语研究,2021,38(2):10-16.
被引量:4
10
吴怀成,王文丽.
及物性还是作格性:从四组汉语句子说起[J]
.对外汉语研究,2018,0(2):16-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素英.
从非宾格动词现象看语义与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0-43.
被引量:128
2
顾阳.
关于存现结构的理论探讨[J]
.现代外语,1997,20(3).
被引量:131
3
邓思颖.
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
.中国语文,2004(4):291-301.
被引量:108
4
唐玉柱.
存现句中的there[J]
.现代外语,2001,24(1):23-33.
被引量:64
5
韩景泉.
英汉语存现句的生成语法研究[J]
.现代外语,2001,24(2):143-158.
被引量:115
6
徐杰.
“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
.语言研究,2001(3):1-11.
被引量:37
7
夏晓蓉.
英汉V-R结构与非宾格现象[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3):172-177.
被引量:14
8
潘海华,韩景泉.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
.语言研究,2005,25(3):1-13.
被引量:139
9
唐玉柱.
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84-87.
被引量:29
10
刘晓林.
补语、特殊句式和作格化[J]
.现代外语,2006,29(3):248-25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孙益凤.
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6(35):30-32.
1
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J]
.语言研究,2003,23(1):61-69.
被引量:20
2
林华勇,肖棱丹.
四川资中方言“过”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J]
.语言研究集刊,2015(1):297-306 360.
被引量:6
3
王永娇.
浅析成语“名正言顺”的用法演变[J]
.电子制作,2014,22(18):137-137.
4
杨永龙.
汉语方言先时助词“着”的来源[J]
.语言研究,2002(2):1-7.
被引量:45
5
黄晓菲.
时间词“今月”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9):148-150.
被引量:1
6
伍巍,陈卫强.
一百年来广州话反复问句演变过程初探[J]
.语言研究,2008,28(3):13-18.
被引量:8
7
王媛媛.
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正偏”结构探讨[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0(7):110-112.
被引量:2
8
陈龙琴.
浙江绍兴方言中“里”的语法化轨迹[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10):55-57.
9
张俊睿.
OV复合名词中动词名用的认知解释[J]
.文化学刊,2016(11):185-186.
被引量:2
10
陈前瑞.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J]
.中国语文,2005(4):308-319.
被引量:35
南开语言学刊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