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33—1941年的中德关系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探讨的是自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至1941年7月中德断交时期的中德关系。这对了解该时期纳粹德国的战争准备、外交战略,以及蒋介石的外交方针、国防建设和对日政策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
张北根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中德关系
蒋介石
德国军事顾问
希特勒
德国外交部
南京政府
反共产国际协定
孔祥熙
日本
德国政府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13
1
章百家.
德国顾问与国民政府的抗日战备——为抗日寻求外国军事援助之一[J]
.百年潮,2004(9):26-31.
被引量:2
2
王建朗.
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J]
.历史研究,1995(4):36-47.
被引量:15
3
李兰琴.
试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J]
.历史研究,1989(1):179-191.
被引量:8
4
王建朗.
抗日战争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J]
.抗日战争研究,1999(3):129-149.
被引量:9
5
何兰.
德国军事顾问与中德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2):145-150.
被引量:2
6
朱孔宝,单卫华.
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对华作用之评价[J]
.学术界,1999(5):21-28.
被引量:5
7
陈谦平.
抗战初期的中德钨砂贸易[J]
.抗日战争研究,1998(3):42-55.
被引量:11
8
何兰.
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德日关系中的地位[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98-103.
被引量:2
9
何兰.
试论1938~1941年的中德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5):76-80.
被引量:1
10
李乐曾.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J]
.历史教学问题,1998(4):12-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7
1
夏忠敏.
试析德国在“陶德曼调停”中的亲日倾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2):146-148.
被引量:2
2
张北根.
抗日战争时期中德关系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4):131-138.
被引量:1
3
鹿锡俊.
国民政府对欧战及结盟问题的应对[J]
.历史研究,2008(5):94-116.
被引量:9
4
李乐曾.
欧战爆发后朱家骅的对德立场与联德活动[J]
.民国档案,2010(1):123-129.
被引量:5
5
桂景.
浅析中德之间的蜜月期(1933—1936)[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0):99-100.
被引量:1
6
左双文,王英俊.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述评(1927-1949)[J]
.史学集刊,2013(1):96-103.
被引量:4
7
温锐,陈涛.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取得之关键因素--兼评中国大国地位“赐予”说[J]
.中共党史研究,2014(7):47-5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臧运祜.
战前中德关系史研究的“他山之石”——田嶋信雄《纳粹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1933—1937)》简评[J]
.抗日战争研究,2021(1):150-155.
2
蒋清宏.
二战时期苏日“中立”状态的形成、维持及破裂——以相关条约为中心的考察[J]
.军事历史研究,2023,37(1):97-107.
3
黄正柏.
近年来国内德国史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6(2):118-129.
被引量:2
4
李乐曾.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对德政策——以朱家骅使德计划为中心[J]
.德国研究,2009,24(3):45-51.
被引量:9
5
左双文,王杰.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J]
.史学月刊,2010(1):5-16.
被引量:4
6
李乐曾.
欧战爆发后朱家骅的对德立场与联德活动[J]
.民国档案,2010(1):123-129.
被引量:5
7
鹿锡俊.
蒋介石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反应[J]
.近代史研究,2011(3):90-103.
被引量:8
8
李乐曾.
抗战中后期朱家骅的对德活动--以国民党的对德舆论及敌后对德工作为中心[J]
.民国档案,2011(2):99-107.
被引量:3
9
左双文,王英俊.
民国时期中德关系研究述评(1927-1949)[J]
.史学集刊,2013(1):96-103.
被引量:4
10
鹿锡俊.
蒋介石对日德意三国同盟的反应[J]
.近代史研究,2013(3):4-26.
被引量:4
1
李乐曾.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J]
.历史教学问题,1998(4):12-18.
被引量:3
2
李乐曾.
试析1933至1938年纳粹德国内部在远东政策上的分歧[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2):64-68.
3
陈方孟.
论中日战争初期德国的对华政策[J]
.抗日战争研究,1996(2):164-182.
被引量:4
4
袁成毅.
简论德国在调停中日战争中的两面性[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4(4):64-67.
5
沈全林,周庆华.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J]
.延边党校学报,1995,12(3):11-13.
6
郑寅达.
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中形成和爆发的标志吗?——与宦乡同志商榷[J]
.世界历史,1986(6):60-62.
7
格哈德L.温伯格,张北根.
德日谈判《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情况[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2):36-37.
8
张生.
德国档案中的南京大屠杀[J]
.抗日战争研究,2005(4):147-153.
被引量:5
9
王洪慈,张艳萍.
浅论世界法西斯兴起和灭亡——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91-96.
被引量:1
10
彭训厚.
中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研究综述[J]
.世界历史,1994(3):95-99.
被引量:3
历史研究
199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