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发表了时殷弘评拙著《中美关系史(1911—1950)》的专论《美国与现代中国》(以下简称时文)。文中有不少好的评述,但也有一些说法(包括赞誉与批评)是笔者不敢领受的。在学术问题上见仁见智本来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有些比较根本性的问题似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只提出一个问题进行商榷。
作者
陶文钊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开罗会议
蒋介石
中美关系史
罗斯
史迪威
缅甸战役
中国战场
德黑兰会议
1943年
分类号
K15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84
1
兰建英.
浅析1945-1949年美国的对华政策[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145-147.
被引量:2
2
王永君.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战略方针及其形成过程[J]
.中共党史研究,2001(4):88-92.
被引量:2
3
邓野.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研究[J]
.历史研究,2000(1):3-20.
被引量:16
4
王海燕.
试论战后苏联对华政策演变[J]
.军事历史研究,2000,14(2):149-156.
被引量:2
5
杨奎松.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J]
.历史研究,1999(5):5-22.
被引量:10
6
沈志华.
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J]
.历史研究,1998(5):136-149.
被引量:18
7
时殷弘.
美国与现代中国——《中美关系史(1911—1950)》评析[J]
.历史研究,1995(2):52-68.
被引量:6
8
吴景平.
抗战时期中美租借关系述评[J]
.历史研究,1995(4):48-62.
被引量:20
9
沈志华.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目标和结果[J]
.历史研究,1994(5):88-103.
被引量:31
10
徐蓝.
评1941年英美参谋会谈[J]
.历史研究,1992(6):168-18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赵入坤.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对华政策问题再探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6):100-104.
2
赵志辉.
也谈开罗会议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兼与时殷弘和陶文钊同志商榷[J]
.世界历史,2000(2):90-95.
被引量:5
3
张明亮.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J]
.南洋问题研究,2006(2):33-41.
被引量:12
4
赵入坤.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对华政策问题再探讨[J]
.抗日战争研究,2008(3):38-51.
被引量:1
5
周桂银.
当前中国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目标和路径--开罗会议之于国际体系变革的战略含义和当今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1):14-23.
6
钟奕诚.
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国共三年内战起源问题研究述评[J]
.中共党史研究,2013(4):100-111.
7
周永生.
如何评价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贡献?[J]
.东北亚论坛,2015,24(6):35-42.
8
韩永利.
关于二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及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述评[J]
.世界历史,2003(5):83-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蔡梓.
思考与展望:国民政府时期南海地区中外博弈之研究述评[J]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2020(1):342-358.
2
李艳.
南海问题浅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173-173.
3
陈世阳,夏欢.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兼与赵志辉同志商榷[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79-83.
被引量:2
4
陈世阳.
罗斯福时代(1932~1945)美国对华政策研究综述[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52-56.
5
罗振兴.
美国与东亚能源安全[J]
.美国研究,2008,22(3):79-97.
被引量:1
6
虞和平.
200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0(1):128-147.
7
周远.
日本对南海政策的脉络及影响[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6):35-37.
被引量:1
8
江红义,周理.
关于南海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兼论海洋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点[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4):12-29.
被引量:7
9
竭仁贵.
认知、预期、互动与南海争端的解决进程——基于中国自我克制视角下的分析[J]
.当代亚太,2014(5):140-156.
被引量:3
10
栗广.
1930年代美国对南海争端的立场评析[J]
.太平洋学报,2016,24(7):64-72.
被引量:5
1
陈甲取.
理直也需语柔[J]
.党课,2012(24):63-64.
2
倪良端.
同中国人民一道抗日的史迪威[J]
.黄埔,2005(6):20-23.
3
陶文钊.
中国战场,缅甸战役与盟军战略的转变——写于太平洋战争爆发50周年前夕[J]
.抗日战争研究,1991(2):216-228.
被引量:4
4
许荻晔.
中国远征军小史[J]
.新世纪周刊,2008,0(31):129-129.
5
鲁娜.
史迪威事件与中美关系[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2):26-32.
6
方伟.
试论中美英三国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的合作与分歧[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3):118-121.
7
边济.
《开罗宣言》面世前后[J]
.决策与信息,2015(10):22-23.
8
王楚英.
缅甸战役亲历记[J]
.民国档案,1992(2):149-156.
被引量:1
9
朱寰,程舒伟.
二战时期第一次缅甸战役与中美英三国战略述评[J]
.思想战线,1995,21(4):28-32.
10
程雪川.
试论史迪威来华使命失败的原因[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4):90-95.
被引量:2
历史研究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