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孙中山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反应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论及孙中山晚年思想发展或政治转变,特别是在论述孙中山的联俄政策时,往往都从他积极欢迎十月革命的态度谈起,而忽视了他对俄国二月革命的反应和态度。这种论证方法及相应的结论,不利于人们了解孙中山晚年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随着俄国政情的发展变化,及自身斗争环境的不断改易与实际需要,孙中山在对俄关系问题上至少有过两次重大的认识转变。
作者
李玉刚
机构地区
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99-111,共13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孙中山全集》
十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革命
布尔什维克党
《民国日报》
俄国十月革命
北京政府
社会主义
革命党人
分类号
K2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72
1
黄志忠.
论孙中山在讨伐老桂系之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1):73-76.
被引量:1
2
莫世祥.
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J]
.历史研究,1997(3):18-30.
被引量:4
3
孙中山的西北军事计划及其夭折[J]
.历史研究,1996(3):96-108.
被引量:6
4
尹全海.
析孙中山“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7):61-66.
被引量:6
5
左双文.
孙中山广州蒙难时先上何舰[J]
.中共党史研究,1999(1):97-97.
被引量:1
6
俞辛焞.
护国运动前后黄兴与日本的关系——兼论孙中山、黄兴对日战略的异同[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62-69.
被引量:3
7
李本义.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与武汉现代化建设[J]
.江汉论坛,1999(5):47-52.
被引量:2
8
季云飞.
辛亥前孙中山赴欧美筹款述论[J]
.南京社会科学,1998(6):40-44.
被引量:6
9
梁尚贤.
孙中山广州蒙难与各方调停活动[J]
.近代史研究,1997(1):209-238.
被引量:1
10
严昌洪.
梦想,还是理想?——从孙中山关于武汉近代化建设蓝图看《实业计划》的可行性[J]
.近代史研究,1997(2):76-9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苏全有,邹宝刚.
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339-350.
被引量:1
2
李穗梅.
孙中山大元帅府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兼谈孙中山与政治协商[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2(4):16-18.
被引量:1
3
王海蛟.
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有关中国文物管窥中苏关系历史片断[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3):146-156.
4
陈金龙.
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话语的建构[J]
.历史研究,2018(4):93-106.
被引量:9
5
王伟,邵明众.
澄明、镜鉴与探索: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话语权的建构[J]
.宁夏党校学报,2024,26(4):70-81.
6
孔源.
从清末民初中国时局看1917年俄国革命的地缘政治影响[J]
.全球史评论,2017(2):168-17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程权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三重维度[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1):22-29.
2
王毅.
主义、组织与群众: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特质[J]
.历史研究,2022(4):83-103.
被引量:2
3
韩昭庆,鲁思敏,李爽.
孙中山上海行迹的可视化研究[J]
.近代中国,2024(1):3-21.
4
王建朗.
2018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研究,2019(5):141-159.
5
杨泰龙.
革命与农民:中共对农民革命的认知演进与理论建构[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1(4):25-37.
被引量:5
6
张师伟.
中国共产党对新型民主制度的探索和创造[J]
.新视野,2022(2):24-30.
7
刘坚.
出场与重构: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国民革命”话语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8):160-172.
被引量:1
8
洪富忠.
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政治话语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动态,2023(4):79-86.
9
冯淼.
勾勒政治文化:新文化史方法下的中国革命史研究述评[J]
.史林,2023(4):195-203.
被引量:1
10
孙海刚.
红色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广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及启示[J]
.客家文博,2024(2):40-45.
被引量:1
1
戴学稷.
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留学生[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6):31-36.
被引量:1
2
刘曼容.
1924年孙中山北上的原因探析[J]
.北京社会科学,1999(4):87-94.
3
高鸿志.
读孙中山《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的中译文[J]
.近代史研究,1993(4):267-269.
4
黄春华.
对1894年孙中山“深入武汉”一事的质疑[J]
.江汉论坛,1996(12):42-43.
被引量:1
5
我国最早的“五一”节[J]
.劳动保障世界,1997(5):46-46.
6
刘家和.
谈史学的创新[J]
.史志研究,2001(2).
7
刘振岚.
关于孙中山的几次讨袁檄文和宣言辨析——订正《第二次讨袁宣言》的传讹[J]
.近代史研究,1993(3):282-284.
8
王晓南.
高句丽的起源问题再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23(6):13-15.
9
徐辉琪.
略论孙中山与民初政党政治[J]
.近代史研究,1993(6):20-37.
被引量:3
10
徐闻,晋晶娜.
俄国二月革命和中国辛亥革命之比较研究[J]
.商业故事,2015,0(26):62-63.
历史研究
199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