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举制起源辨析》之商榷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刊登了何忠礼同志的《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其中有一些观点未敢苟同,在此提出来就教于何忠礼同志及史学界前辈。一、关于进士科的创置何文否认进士科首创于隋大致有两条理由:(一)认为薛登的说法是孤证;(二)史书中所载房玄龄等五人为隋代进士应予否定。
作者
金旭东
出处
《历史研究》
1984年第6期59-62,共4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科举制
进士科
武德
辨析
隋代
明经
起源
历史研究
荐举
科举考试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77
1
张志东.
状元春秋[J]
.书屋,2008(11):58-65.
被引量:4
2
郝春文.
敦煌文献与历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历史研究,1998(1):111-135.
被引量:22
3
余子侠.
唐代秀才科考论[J]
.历史研究,1997(5):48-62.
被引量:4
4
王永平.
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
.历史研究,1995(1):42-54.
被引量:15
5
李天石.
唐宋时期典身性质的变化及其意义[J]
.历史研究,1993(3):181-185.
被引量:4
6
徐连达,楼劲.
汉唐科举异同论[J]
.历史研究,1990(5):104-118.
被引量:10
7
何忠礼.
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J]
.历史研究,1990(5):119-135.
被引量:48
8
何忠礼.
张损之并非隋代进士[J]
.历史研究,1986(3):191-192.
被引量:2
9
周东平.
关于科举制起源的几点意见[J]
.历史研究,1984(6):62-64.
被引量:8
10
何忠礼.
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J]
.历史研究,1983(2):98-111.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5
1
何忠礼.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0(6):142-155.
被引量:34
2
张国刚.
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历史研究,2001(2):148-170.
被引量:23
3
张希清.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99-106.
被引量:17
4
朱安远.
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上)[J]
.科技风,2019(4):199-202.
被引量:1
5
周奇,金滢坤.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J]
.人文杂志,2022(5):129-1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3
1
刘艳聪.
评王贞平《多极亚洲中的唐朝》[J]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3(1):555-562.
2
黄承炳.
文柄自决:唐宋间“赐进士”考论[J]
.中国史研究,2021(1):92-110.
被引量:1
3
张程.
《洛源杨公墓志铭》考释及相关问题讨论[J]
.西部考古,2023(1):298-311.
4
王力平.
隋唐五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1):211-235.
被引量:1
5
李克玉.
科举制度合理内核初探[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10):36-39.
被引量:2
6
林家有.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6):68-79.
被引量:7
7
周大鸣.
关于中国族群研究的若干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2-10.
被引量:19
8
朱宏才.
科举考试制度的积极意义[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6):90-95.
被引量:3
9
赵世瑜,邓庆平.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历史研究,2001(6):157-172.
被引量:85
10
秦进才.
谈历史研究题目的选择[J]
.历史教学,2002(1):49-52.
1
王和.
《左传》的成书年代与编纂过程[J]
.中国史研究,2003(4):33-48.
被引量:30
2
马晓茵,束江涛.
《韩非子·和氏篇》之“燔诗书而明法令”考证[J]
.黑龙江史志,2013(3):19-21.
3
谢泳.
杨联陞为什么生气[J]
.书屋,2000(10):57-60.
4
高伐林.
汪精卫女儿女婿口述:河内“刺汪”案疑云[J]
.看历史,2008,0(3):71-76.
5
聂静洁.
《唐悟空禅师塔铭文》校补[J]
.中国史研究,2014(4):203-205.
被引量:3
6
周东平.
关于科举制起源的几点意见[J]
.历史研究,1984(6):62-64.
被引量:8
7
张振才.
永通泉货铁钱铸地考述[J]
.安徽钱币,2008(3).
8
邹身城.
诸暨莲蓬党史实考——纪念太平军进驻浙江一百二十周年[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1,16(4):31-37.
9
曹家齐.
直笔书史事,平心论古人——何忠礼教授新著《宋代政治史》评介[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3):254-256.
10
祁毓麟.
我的书法之路[J]
.中国书法,2010(11).
历史研究
198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