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的流动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从很早起福建人民就开始移居台湾,有清一代达到高潮。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年)时,在台汉民已逾二百万,其中以漳泉二府人为最多。本文拟就清代福建人口向台湾流动的背景、状况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作者
林仁川
王蒲华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
福建建阳地委
出处
《历史研究》
1983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Histor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台湾人
福建沿海
十三年
人口流动
偷渡
清代
乾隆
移民
康熙
雍正年间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4
1
彭南生.
也论近代农民离村原因——兼与王文昌同志商榷[J]
.历史研究,1999(6):149-156.
被引量:23
2
王文昌.
20世纪30年代前期农民离村问题[J]
.历史研究,1993(2):96-107.
被引量:15
3
朱国宏.
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J]
.历史研究,1989(6):159-177.
被引量:7
4
唐长孺.
关于武则天统治末年的浮逃户[J]
.历史研究,1961(6):90-95.
被引量:21
5
王杉.
九一八事变前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J]
.学习与探索,1999(1):128-134.
被引量:5
6
陈文斌.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上海第一次移民潮[J]
.学术月刊,1998,30(8):82-88.
被引量:5
7
俞祖华,季翠兰.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迁移行为的影响[J]
.学术月刊,1998,30(10):101-106.
被引量:2
8
池子华.
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4):102-111.
被引量:18
9
王印焕.
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02-109.
被引量:2
10
王杉.
民初东北移民社会心态管窥[J]
.社会科学辑刊,1998(5):95-9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李祖基.
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J]
.历史研究,2001(3):156-163.
被引量:10
2
池子华,王晚英.
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J]
.中国农史,2005,24(3):103-112.
被引量:9
3
王振兴,张洁.
明末清初闽人移台研究综述[J]
.传承,2015(8):130-132.
4
周立民.
鸦片与烟草拌和吸食法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及启示[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33(1):92-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周雪香.
清康熙年间台湾的“闽主客佃”和闽、客分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8):169-177.
被引量:1
2
包伟民.
试评六卷本《中国移民史》——兼谈学术批评的规范问题[J]
.历史研究,2001(3):140-146.
被引量:2
3
李燕凌,曾福生.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基于湖南省8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实证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2006(5):109-113.
被引量:5
4
曾福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基于托达罗模型的一个分析框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1):58-62.
被引量:3
5
张小聪,房学嘉.
尖山:一个客家村落17-19世纪的迁台[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2):84-88.
6
任放.
近三十年中国近代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乡村史研究为中心[J]
.史学月刊,2011(4):27-40.
被引量:8
7
张宏卿,张强清.
绩效与不足:以民国江西农业院为中心的考察[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90-96.
8
林枫,孙杰.
清代台湾义冢的破坏与维护[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3(2):105-115.
被引量:2
9
张金俊.
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社会约制因素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2):69-71.
被引量:1
10
郑子青.
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平江县某村民小组为例[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73-82.
被引量:11
1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绢本彩绘《福建沿海图》夏门部分[J]
.中国历史文物,2004(6).
2
金炳镐,泰成.
中国朝鲜族人口流动与社会问题[J]
.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3):13-22.
被引量:4
3
平凡.
巴黎,流动的盛宴[J]
.重庆与世界,2016,33(3):82-87.
4
张晓光.
吉林《沙氏谱书》初探[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6):110-112.
5
尹明.
我所认识的台湾人[J]
.对外传播,1999,0(4):28-30.
6
杨文新.
现存清代福建方志述评[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10):80-83.
7
俞美丽.
19世纪末俄国的工业发展与人口流动[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00-104.
8
李春光.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二)[J]
.中国就业,2005,0(8):44-44.
被引量:1
9
刘玉红.
中国古代的避病移居习俗[J]
.民俗研究,2005(2):103-105.
10
袁瑞.
石羊镇人口流动调查研究[J]
.黑龙江史志,2013(9):102-103.
被引量:1
历史研究
198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