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隐喻认知观浅析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被视为是一种修辞方式。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同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结果。通过对国内外隐喻认知研究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隐喻就是跨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通常是把人们较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陌生的、不太熟悉的目标域上,从而部分建构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作者 胡艳萍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7-169,共3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12SZYQN21)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海德格. 诗、语言、思[M]. 彭富春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 2Black,Max. Metaphor[A]. In Models and Metaphors[C]. Ed. by M. Black.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 3Fauconnier, Gile. 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CUP,1997.
  • 4Lakoff, G. & M.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 5Ortony,Andrew.(Ed.)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CUP, 1979/1993.
  • 6王寅.中西语义理论的对比与翻译理论的建设[J].中国翻译,2000(3):7-1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