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英标语语言特点对比研究及翻译原则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标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揭示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个人的文化底蕴。汉英标语语言的分析和对比,主要体现在书写形式、词汇、句式、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五个角度,从而找出中英标语的异同。由于汉英标语间存在的诸多不同,要想使译文实现'效果等值',提高汉英标语互译的质量,翻译工作者必须遵循'三性原则',以促进中英文化之间的顺利交流。
作者
宁东兴
机构地区
洛阳理工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标语
对比研究
翻译原则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吴伟雄.
跳出标语译标语,现场见效最相宜──中文标语英译的语句特点与现场效果[J]
.上海翻译,2006(2):30-34.
被引量:47
2
张经浩.
谈谈对奈达的所知和理解——兼介绍奈达新著《语言迷》[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59-63.
被引量:35
3
张经浩.
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J]
.中国翻译,2000(5):28-33.
被引量:78
4
Nida,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199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张经浩.
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J]
.中国翻译,2000(5):28-33.
被引量:78
2
Eugene A.Nida.Fascinated by Language[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3
Eugene A.Nida.Contexts in Translating[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1.
4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151
1
李爱玲.
从动态对等角度试析影视对白翻译[J]
.电影评介,2007(10):50-51.
被引量:11
2
袁建伟.
对奈达翻译理论演变及启示的研究[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79-81.
3
姜丽.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的汉译英翻译[J]
.作家,2010(6):181-182.
被引量:2
4
张琴.
试析文化空缺及其翻译策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3):120-122.
被引量:3
5
马小莉,罗亦君,郑欢.
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研究[J]
.电影文学,2008,0(17):6-8.
被引量:3
6
焦光璞.
电影片名之文化翻译[J]
.电影文学,2008(21):117-119.
被引量:3
7
赵娜.
西安市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11):52-53.
被引量:1
8
孙航.
符号学对影视文化意象传达的启示[J]
.作家,2008,0(10):187-188.
9
杨艳蓉.
动态对等理论与文学翻译[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9):83-85.
被引量:2
10
吴启金.
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5-48.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一兵.
索绪尔与语言学结构主义[J]
.南京社会科学,2004(10):1-8.
被引量:17
2
曹意强.
图像与语言的转向——后形式主义、图像学与符号学[J]
.新美术,2005,26(3):4-15.
被引量:61
3
龚文庠.
标语的传播功能[J]
.新闻界,2006(2):31-32.
被引量:32
4
蒋永甫.
农村行政标语与基层行政组织文化诊断[J]
.行政论坛,2009,16(4):31-34.
被引量:5
5
李德超,王克非.
标语翻译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策略——以上海世博会标语的翻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10,31(1):65-70.
被引量:47
6
王敦.
流动在文化空间里的听觉:历史性和社会性[J]
.文艺研究,2011(5):14-21.
被引量:47
7
赵宪章.
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
.文学评论,2012(2):88-98.
被引量:118
8
王建伟.
北伐前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口号应用[J]
.社会科学研究,2013(2):161-169.
被引量:2
9
姚鑫隆.
浅谈标语写作的要求[J]
.江西社会科学,2001,21(8):95-97.
被引量:6
10
周裕琼.
从标语管窥中国社会抗争的话语体系与话语逻辑:基于环保和征地事件的综合分析[J]
.国际新闻界,2016,38(5):52-68.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胡易容,第五淳.
论标语和口号的媒介特性与符号表意[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1(2):39-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强,陈志强.
从“蓄力”到“以城之名”:CBA赛季口号的演变与文化内涵研究[J]
.喀什大学学报,2024,45(6):90-93.
1
周红辉,汤瑷宁.
试论跨文化翻译当中隐喻的补充作用[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86-88.
2
陈端端.
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三)[J]
.东北亚外语研究,1998(11):24-27.
3
陈端端.
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一)[J]
.东北亚外语研究,1998(9):21-24.
被引量:1
4
阮玉慧.
论英汉翻译中翻译等值的相对性[J]
.国外外语教学,2000(4):29-32.
被引量:7
5
肖新英.
论英语广告语篇翻译的“三性”原则[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81-85.
被引量:11
6
周开鑫.
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尴尬[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5):111-114.
被引量:2
7
方渊媛.
浅谈商标的中译名[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9):21-22.
8
张艳君.
汉英标记性前置主位的顺应性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5):718-722.
被引量:1
9
张萍.
标语语言的韵律特点[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2):113-115.
被引量:1
10
陈端端.
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二)[J]
.东北亚外语研究,1998(10):24-25.
电影文学
200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