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并购及其正负效应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投资在我国呈不断发展上升之势,未来的中国仍将是外资并购投资的重点。然而,外资并购在给我们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负面效应,不可盲目乐观,须从各方面加以防范。
作者
梁莹
机构地区
上海政法学院社科系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2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外资政策
发展趋势
正负效应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1
周维富.
论提高我国国有经济的控制力[J]
.经济纵横,2004(10):17-19.
被引量:6
2
曹洪军.
外资并购的中外目标差异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37-147.
被引量:5
3
杜晓郁.
跨国公司在华制造业投资与市场垄断[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2):16-20.
被引量:4
4
宋才发,李磊.
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经济分析及其法律规制——以柯达并购中国感光材料企业案为例[J]
.河北法学,2007,25(4):24-36.
被引量:15
5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商务印书馆,1981年.87,88页.
6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07.
7
顾功耘等.国有经济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廖运凤等.外资并购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9
何涵俊,李海平.
从美国五次兼并浪潮看我国企业资产重组[J]
.山西统计,1999(4):25-26.
被引量:1
10
朱怀念,王平.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思考[J]
.现代法学,2000,22(4):116-119.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
1
刘志国.
外资并购与我国技术的自主创新[J]
.生产力研究,2008(13):52-53.
2
刘镇.
浅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背景及法律问题[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2):87-9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林伟伟,汤健.
民资并购国企的主要障碍及对策研究[J]
.经济视角(中),2011(1):61-62.
1
周锦.
公司多角化战略的正负效应分析[J]
.经济师,2008(8):213-214.
2
荆友奎.
我国当前的失业正负效应分析[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3):116-120.
被引量:7
3
杜国平.
外资并购正负效应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26-27.
被引量:1
4
林毓铭.
科技进步对就业增长的正负效应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1):76-78.
被引量:5
5
高生芳,高生成.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正负效应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S1).
6
赛晓序.
股票期权制度的正负效应分析[J]
.科学与管理,2003,23(6):24-26.
被引量:2
7
贾小玫.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负效应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4):121-125.
被引量:14
8
郭蕊.
网络舆论的正负效应分析[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3(5):65-65.
9
谭延刚.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管理的正负效应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4(11):109-110.
10
我国机床行业海外并购的几点启示[J]
.机械工程师,2007(10).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