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措施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试从多动症的概念、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及教育、干预作一概述 ,指出 :应在对多动症概念的准确界定的基础上 ,针对造成多动症的多方面原因进行多学科、多种人员协作的综合干预模式 ,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多动症对儿童发展的不利影响 。
作者
刘秋竹
谭如意
机构地区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解放军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5-157,共3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多动症
综合干预模式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刘翔平,刘雪梅,齐建芳.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1):14-18.
被引量:26
2
桑标,曹锋.
注意力缺损障碍──认识发展、病因探讨和诊断标准[J]
.心理科学,1996,19(4):227-230.
被引量:13
3
辛涛.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模式[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61-64.
被引量:8
4
张瑶,宋维真,崔秋耕.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评定和家庭因素的关系[J]
.心理学报,1986,18(4):371-379.
被引量:14
5
林文娟,汤慈美.
多动症儿童的家庭环境、注意行为及外周肾上腺素的分泌模式[J]
.心理学报,1985,17(4):410-41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董奇.
论儿童多动症的几个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55
1
吕庆燕.
多动症儿童家庭因素的质性研究[J]
.生活教育,2021(22):38-42.
被引量:1
2
顾群,刘翔平.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两种评估取向的整合及评估模式的建立[J]
.中国特殊教育,2004(9):93-96.
被引量:2
3
许炯.
儿童对父母惩罚的反应模式及影响[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07-110.
被引量:4
4
郑名,辛宏伟.
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97-599.
被引量:14
5
刘翔平,丁玎.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3):302-308.
被引量:8
6
张立新,王均文.
小学生注意力缺陷的分析与矫正[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5(1):25-27.
被引量:3
7
赵海萍.
离异家庭对其子女心理健康发育的影响[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4,16(3):279-280.
8
桑标,俞佳,章璋明,虞纪忠.
正常与多动儿童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1):31-33.
被引量:3
9
鲍立铣,魏龙华.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2001,16(4):16-22.
被引量:6
10
张英萍,刘宣文.
用认知行为训练改进一小学生课堂注意行为的个案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835-83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2
1
吴世莲,曹明国,姚军.
口腔科就诊儿童的心理分析及心理诱导[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188-189.
被引量:9
2
王玉华,滕涛.
儿童学校恐怖症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182-183.
被引量:7
3
苗素霞.
102例多动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35-2536.
被引量:1
4
刘少兰 曾长凤.儿科病房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03,19:224-224.
5
刘少兰,曾长凤.儿科病房容易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03,19(增刊):224.
6
李博,李文才.
儿童多动症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干预措施[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4):20-23.
被引量:17
7
齐莲,陈琅.
中医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研究进展[J]
.中医儿科杂志,2011,7(2):61-63.
被引量:6
8
黄薛冰,张亚林.
认知疗法新进展[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116-118.
被引量:27
9
吴广宏.
乒乓球锻炼对儿童多动症的影响[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12):80-82.
被引量:3
10
赵日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致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6):620-62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李凤星.
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沟通[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3):166-166.
被引量:1
2
倪惠萍.
住院患儿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5035-5035.
3
韩红举.
烧伤瘢痕术后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2):168-168.
4
朱维娅.
住院患儿的心理分析与护理[J]
.家庭心理医生,2015,11(5):482-482.
5
舒瑶,张英波.
运动疗法对儿童多动症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2021(9):47-5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晓焱.
儿科护患沟通障碍表现形式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4):133-133.
被引量:5
2
姚茹,刘在花,齐媛,侯金芹.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研究新进展及教育启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9):9-13.
3
潘圆圆,吴丹丹,孙金磊,赵昊昊,李晓南,陈银花.
精神运动康复应用于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个案报告[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11):1561-1565.
被引量:1
4
苗小燕,张冲.
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教育评论,2022(11):138-144.
被引量:2
5
池边柳,赵莎,刘康香,汪艳红.
呼吸放松疗法结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多动症的疗效[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4):4454-4457.
被引量:3
6
苏余,张韧仁,何毅.
中等强度运动积极影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及心率变异性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23,59(5):43-51.
被引量:2
7
方浩,钟楚淇,廖伟希,袁宇峰,甘锋,刘艳.
多动症儿童虚拟现实干预训练游戏设计研究[J]
.人类工效学,2023,29(2):1-7.
被引量:1
8
郑园,王翠艳.
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体重超重与肥胖问题及干预措施[J]
.现代特殊教育,2023(4):25-30.
9
曲振廷,叶关毅,李环,徐小磊,李素芬.
归脾汤加减治疗儿童学习困难型多动症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4,45(3):200-203.
被引量:1
10
肖玲蓉,吴洪梅,赵刚,金翊思,吴晓雪,刘思妍,李君茹.
不同运动类型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4,33(8):727-735.
1
雷云.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评析及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0(8):126-127.
被引量:1
2
张耕铭,叶静烨.
幸福的追问[J]
.年轻人(B版)(魅力校园),2016,0(1):53-53.
3
王丹.
一诚棒喝研究[J]
.五台山研究,2015(3):24-30.
4
梁福成,韩玉荣,董军.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行为与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1):50-53.
5
张兰君.
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J]
.心理科学,2009,32(3):738-741.
被引量:25
6
梁福成,董军,韩玉荣.
多动症儿童与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的实验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2):160-162.
被引量:10
7
彭晓兰,林明方.
41例多动症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4,4(1):70-71.
8
张彦军,李小峰.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刍议[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7):16-18.
被引量:2
9
吴恺.
论“价值”的哲学内涵及其主要特点[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4):4-6.
被引量:1
10
韩民青.
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J]
.学术研究,2001(1):13-2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