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撞机事件中的若干国际法问题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中美撞机事件所涉及的主要国际法问题进行了剖析论证。运用国际法中关于专属经济区、领空、主权管辖与豁免、飞越自由、紧急避险、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规则或制度 ,对事件中的撞机责任、事件根源、侵入领空的非法性 ,飞越自由的限制 ,以及国家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述。结论是撞机事件中的责任完全由美方引起 ,美方的辩解是站不住脚的 ,美国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国际法律责任 ;中国政府的处理和措施完全符合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和维护。
作者
秦晓程
机构地区
外交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31,共5页
Foreign Affairs Review
关键词
国际法
中美撞机事件
海洋法
航空法
中美关系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3
1
黄世席.
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1):28-33.
被引量:23
2
张晓东.
也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
.法学评论,2001,19(6):73-79.
被引量:19
3
黄瑶.
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探源[J]
.政治与法律,2001(5):31-34.
被引量:14
4
黄进,曾涛,宋晓,刘益灯.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J]
.中国法学,2001(4):140-151.
被引量:37
5
刘文宗.
欲盖弥彰 难辞其咎——评美国政府对海南撞机事件的遁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2):24-26.
被引量:4
6
陈寒枫,周卫国,蒋豪.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3):61-66.
被引量:8
7
孙洁琬.
论联合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与丰富[J]
.政法论坛,2001,19(4):147-153.
被引量:6
8
周忠海,范晓莉.
美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空域撞毁我军机严重违反国际法[J]
.政法论坛,2001,19(3):104-112.
被引量:6
9
鄂晓梅.
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法的影响[J]
.政法论坛,2001,19(3):120-124.
被引量:16
10
曾令良.
论欧洲联盟法中的从属原则[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2):40-4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5
1
余民才.
2001年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100-103.
2
杨泽伟.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25(3):74-81.
被引量:20
3
刘惠荣,田杨洋.
沿海国专属经济区内外国军事活动管辖权辨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19.
被引量:3
4
杨泽伟.
“十五”期间中国国际公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武大国际法评论,2006(1):229-249.
5
谢金衩.
《国家责任条款草案》对空间碎片损害责任的适用路径探析[J]
.空间碎片研究,2021,21(2):58-63.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凌斌.
中国法学30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J]
.法学,2009(6):15-38.
被引量:26
2
凌斌.
中国法学三十年:学科断代史的定量研究[J]
.开放时代,2009(8):71-82.
被引量:4
3
温树斌.
建国60年来中国国际法学研究的发展历程[J]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1):46-49.
4
张晓芝,吕东锋.
关于中国国际法学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国际法教学为视角[J]
.理论导刊,2010(3):96-98.
被引量:4
5
何志鹏.
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
.政法论坛,2010,28(4):16-28.
被引量:20
6
余敏友,刘衡.
论国际法在中国的发展走向[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5-722.
被引量:16
7
刘志云.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学科结合——中国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J]
.国际政治研究,2011,32(3):68-80.
被引量:14
8
刘志云.
方法论上的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问题与前景[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16(1):118-127.
被引量:3
9
韩永红.
国际法何以得到遵守——国外研究述评与中国视角反思[J]
.环球法律评论,2014,36(4):167-185.
被引量:24
10
肖永平.
论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法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21(4):5-12.
被引量:18
1
蔡恩泽.
走过万水千山 何惧波诡云谲[J]
.现代人事,2001(7):8-9.
2
常言.
美国有必要深刻反思[J]
.世界知识,2001(9):10-11.
3
张沱生.
中美撞机事件及其经验教训[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3):30-36.
被引量:9
4
占毅.
正确引导“非常态”下公众的爱国热情[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73-73.
5
甄延.
美国为何顽固坚持 “飞越自由”[J]
.世界知识,2001(13):16-17.
6
余小川.
大众传媒、公共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89.
被引量:1
7
罗成.
从法理角度和政治角度看中美撞机事件[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3):14-17.
被引量:1
8
李秦.
从国际法的角度透视中美撞机事件[J]
.新湘评论,2001,0(5):16-17.
9
莫成雄,靳丽萍,王军,王志华,吴晨光.
中美撞机事件回放[J]
.新闻周刊,2001(15):27-29.
10
别傲.
中美撞机事件再爆内幕——美前防长回忆录称曾反对向中国道歉[J]
.看世界,2011(6):52-53.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