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认为,在诗歌的各种要素里,“意象”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内在本质与外在形态的区分。文章分析归纳了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有以下功能,即:对诗人思想情感意念表达的间接性和表现对象的陌生化的追求;使诗歌生命的鲜活感与空灵美感得到产生与滋养;是诗歌具体与抽象、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性所产生的模糊美感之重要实现方式;
作者
邹建军
出处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6-79,121,共5页
关键词
诗歌意象
意象的审美
诗歌艺术
诗歌创作
象征性
多边性
审美特性
空灵美
诗歌文本
艺术审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1
赵广竹.
英美诗歌中韵律节奏的音乐性[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1):70-73.
被引量:1
2
郑新安.
论诗歌意象的创造[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4):45-46.
被引量:2
3
陈迎辉.
千江有水千江月──论苏轼词中的“月”意象[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18(4):89-92.
被引量:10
4
吴培显.
陌生化程序与语言的张力[J]
.齐鲁学刊,1994(2):39-44.
被引量:3
5
梁德林.
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J]
.社会科学辑刊,1996(2):128-131.
被引量:5
6
段曹林.
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表形功能[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0(4):32-34.
被引量:1
7
洛夫.中国现代诗的成长[M]// 洛夫.洛夫诗论选集.台南:金川出版社,1978:37.
8
LEECH G 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
刘红林.
中国属性与跨国精神——新移民文学浅谈[J]
.南方文坛,2007(6):52-55.
被引量:5
10
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引证文献
9
1
陈为为,江少川.
新移民诗歌的空间诗学[J]
.华文文学,2009(3):40-46.
2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李强评点首次经济普查得失[J]
.数据,2005(7):10-11.
3
庆利赢.
从文体学角度看《Zulu Girl》的语言艺术美[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05-207.
4
王卫强.
诗歌翻译中的意象构建[J]
.价值工程,2011,30(16):230-232.
5
蓝利萍.
“陌生化”与“意象”——对中国古典诗词意境手法的解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13(4):23-25.
被引量:2
6
赵肖.
流水落花非俗物 秋雨残月别有情[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1X):179-179.
7
陈婕涵.
丝缕逸风显真情——郑愁予诗歌“风”意象探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7):115-117.
8
陈萱子.
诗味人生:移民诗人舒然诗歌创作探析[J]
.中外诗歌研究,2021(4):41-43.
9
陈为为.
新移民诗歌创作特征探析——以远方诗歌创作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1):46-4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罗娜.
以陌生化理论析《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2):275-278.
2
陈俞元,田雪梅,石静咏诗.
陌生化视域下的南宋“隔”词探论[J]
.文学教育,2019,0(36):22-24.
1
盛敏桐.
试论“月”的多边意象[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54.
被引量:1
2
罗守让.
小说空灵三境界[J]
.当代文坛,1987(2):26-29.
3
铁芸.
浩空的明月[J]
.泉州文学,2008,0(2):40-40.
4
吴晓君.
她被置于舞台中央——论川端康成在《雪国》中对驹子这一形象的塑造[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4):51-52.
5
唐刃.
入口即化的美文——读散文《当时明月在》[J]
.阅读与写作,1997,0(4):19-19.
6
李洪先.
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空灵美[J]
.文学教育,2008(13):94-95.
7
吴慧慧.
守望在书中[J]
.吉林教育,2006(5):57-57.
8
刘德钊.
论文艺的空灵美与充实美[J]
.参花(上),2014,0(5):119-119.
9
王迅.
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J]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1):23-25.
被引量:2
10
赵忠军.
意在言外,意在象中——用意象法分析《声声慢》[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2-43.
被引量:2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