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十五大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历史决议和十五大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早有明确的结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是那次全会后不到三年,中央作...
作者
龚育之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出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1999年第1期19-23,共5页
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理论
思想路线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
新阶段
改革开
三中全会路线
历史内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
D220.1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220.15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3
1
丁瀚.
浅析党的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执政党建设的历史贡献[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2):24-26.
被引量:1
2
汪青松.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标志和走向成熟的起点[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6(1):102-111.
被引量:4
3
陈荣,谢志青.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新起点[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5):16-18.
被引量:2
4
罗贤让,龚桂香.
略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功绩[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3):85-87.
被引量:2
5
高升.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建设的贡献[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2):76-79.
被引量:2
6
吴敏先,童小彪.
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熟的两座里程碑——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研究之一[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37-42.
被引量:3
7
岳劲松.
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
.中共党史研究,1999(2):96-97.
被引量:1
8
侯惠勤.
开辟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代意义的思考[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4(6):3-9.
被引量:3
9
杜瀚.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时期[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4):14-20.
被引量:2
10
刘景泉,裴莘.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19-2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伶俐.
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研究综述[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4):78-81.
被引量:1
2
王伶俐.
近10年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J]
.北京党史,2008(6):30-3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贡献再考察[J]
.学术论坛,2008,31(12):36-39.
2
赵平.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党的中央全会研究综述[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1):24-26.
被引量:1
1
李景阳.
苏联人权立法的历史发展[J]
.东欧中亚研究,1993(2):78-85.
被引量:1
2
李文海.
关于正确把握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几个问题[J]
.学习与研究,2008(9):58-62.
被引量:1
3
马驰.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民主权利的实现[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2):4-6.
4
龚育之.
新时期历史进程的阶段和十五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发展[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1999(2):20-28.
被引量:1
5
张迎,洪梅.
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J]
.沈阳干部学刊,2010,12(4):17-18.
6
陈训敬.
学习小平民主法制思想 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J]
.福建法学,1994,0(Z1):26-31.
7
吴长奇.
谈谈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历史内容[J]
.甘肃理论学刊,1983(4):13-16.
8
孙大力.
新时期党史研究的主线、主体与历史经验总结[J]
.北京党史,2008(1):53-56.
9
社论:发扬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J]
.求是,1990(9):8-9.
10
方潇.
历史语境下的法治要求与法学理论发展——以中国古代及近代为背景[J]
.江苏社会科学,2004(3):118-124.
被引量: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