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悲美之源——论《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悲美作为最优先的审美价值取向源于《源氏物语》。小说以悲为美,熔写实精神与唯美倾向于一炉,把风雅、幽玄、物哀等美感特征编织在悲美这一文化网络之中。
作者
王晓燕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63-66,共4页
Social Scientist
关键词
悲美
风雅
幽玄
物哀
审美情趣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7
1
李芒.
平安朝宫廷贵族的恋情画卷——《源氏物语》初探[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3):1-6.
被引量:9
2
姚继中.
《源氏物语》悲剧意识论──兼论《桐壶》卷的悲剧意识导向[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12-15.
被引量:6
3
田雪松.
从两部作品看岩井俊二的唯美创作[J]
.电影文学,2008(13):39-39.
被引量:2
4
邓文河.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唯美特征透析[J]
.电影文学,2008(5):47-48.
被引量:6
5
王景霓.
《长恨歌》主题试论[J]
.学术研究,1980(6):88-91.
被引量:2
6
叶渭渠,唐月梅.
中国文学与《源氏物语》──以白氏及其《长恨歌》的影响为中心[J]
.中国比较文学,1997(3):53-63.
被引量:14
7
罗应先.
《源氏物语》初探[J]
.国外文学,1992(1):79-89.
被引量:1
8
陶力.
贵族阶级的精神没落史──《源氏物语》中的男性形象系列、兼论《源氏物语》与《长恨歌》(上)[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4(1):53-58.
被引量:1
9
晓莲.
话浮舟[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0(3):52-56.
被引量:1
10
高文汉.
试析中国古代文学对《源氏物语》的影响[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91(1):56-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6
1
陈柯言.
三十年来国内关于《源氏物语》的主题分析综述[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4):77-79.
被引量:1
2
王灷.
论日本“悲”文化的来源及表现[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30(3):121-124.
被引量:1
3
宁恺.
浅谈《源氏物语》中的自然情怀[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9):64-65.
4
周雪颖.
《情书》的悲美书写[J]
.电影文学,2016(2):150-152.
被引量:4
5
陈春妤.
《源氏物语》的审美情趣及其日本文化特点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8):83-84.
被引量:1
6
王占一.
论互文视野下的《源氏物语》与《长恨歌》[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3):47-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潘靓.
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物哀观探微[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9):74-75.
2
魏梾.
日本纯爱片的嬗变与启示——以影片《横道世之介》为例[J]
.电影新作,2017(6):107-112.
3
廖俊豪.
论电影《情书》中死亡美学的表达[J]
.神州,2019,0(10):39-39.
4
胡智博,吴绍兰,梁水雁.
文化心理差异与中日茶具形态设计比较研究[J]
.设计艺术研究,2020(3):106-110.
被引量:1
5
潘奕,黄钦,吴天明.
浅论电影画面造型对影片叙事的影响[J]
.艺术科技,2021,34(2):14-15.
6
刘晓昱.
论《源氏物语》的“物哀”美学[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0(1):44-47.
被引量:2
7
甘嘉颖.
岩井俊二青春类电影中女性关系的呈现分析——以《情书》《花与爱丽丝》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4):221-223.
8
沈弋力.
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化中潜藏的中华文化之影——以《辉夜姬物语》《源氏物语》为例[J]
.今古文创,2023(47):54-56.
1
何水英.
诗看子建亲—论杜甫对曹植诗歌的接受与突破[J]
.学理论,2013(23):231-232.
2
张清萍.
论《史记》思想内容的进步性[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50-51.
3
林羽.
论方方小说陌生化的语言技巧[J]
.三明学院学报,2001,19(4):54-56.
4
胡志娜.
“新写实”:新视角下的现实主义[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1):80-82.
5
卢水金.
论郁达夫的“唯美”倾向与“颓废”姿态[J]
.云梦学刊,2008,29(F07):46-47.
被引量:1
6
江秀玲.
宫体诗新论[J]
.河北学刊,1999,19(2):73-76.
7
陈小碧.
论现代格律诗回归的可能性[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4(4):33-37.
8
朱星梅.
论曹操诗歌的崇高美[J]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194-195.
被引量:1
9
常青,姚雅丽.
散文的情感美在何处[J]
.阅读与写作,2000(10):22-22.
10
吴琪琳.
论喜剧创作的审美艺术[J]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1):64-67.
社会科学家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