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法
被引量:3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9,共7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二级参考文献6
-
1欧阳志云,生态学与持续发展,1993年
-
2周纪伦,城市生态经济学研究方法,1992年
-
3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2版),1992年
-
4王如松,生态学发展战略,1992年
-
5王如松,城市生态学调控原理,1987年
-
6马世骏,生态学报,1984年,9卷,1期,1页
共引文献154
-
1郭晋平,薛达,张芸香,刘明国.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以临汾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5,29(1):68-72. 被引量:11
-
2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2003,25(S1):48-52. 被引量:44
-
3李锋,王如松.城市绿色空间生态规划的方法与实践——以扬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46-48. 被引量:17
-
4路培,刘贺明.滏阳河武强段滨河生态景观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226-229. 被引量:4
-
5李广斌,钱新强.城镇生态规划发展趋势[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8. 被引量:1
-
6张广增,张义飞.生态园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必然[J].城市发展研究,2001,8(S1):36-39. 被引量:25
-
7胡正生.城镇建设中的节能生态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知识经济,2008(2):164-165. 被引量:2
-
8高娟.浅谈园林生态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5):52-55. 被引量:5
-
9郭泺,孙国瑜,费飞.景观生态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7(S1):76-80. 被引量:6
-
10沈刚,严力蛟.生态规划在浙江杭州武强溪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92-49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88
-
1李祖扬,邢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37-44. 被引量:49
-
2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J].中国文化研究,1997(4):64-72. 被引量:29
-
3S.B.科恩,李珮.地缘战略区与地缘政治区[J].人文地理,1991,6(1):72-77. 被引量:2
-
4王星光.传统农业的概念、对象和作用[J].中国农史,1989,8(1):27-30. 被引量:8
-
5黄秉维.生态平衡与农业地理研究——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J].地理研究,1982,1(2):1-7. 被引量:5
-
6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1(3):31-37. 被引量:110
-
7赫尔曼.格林,李世雁.论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193-196. 被引量:6
-
8李世雁,刘静妍.从生态学的层面以能量流动解析社会发展过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01-204. 被引量:2
-
9刘东生.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J].第四纪研究,2004,24(4):369-378. 被引量:40
-
10李根蟠.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J].古今农业,2004(3):85-91.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1
-
1陈书潮,曹小曙,杨洁,其力木格,景林.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效应[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3):2-11.
-
2李锟.基于主成分法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7):153-157. 被引量:5
-
3傅建祥,郑满生.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测评[J].生态经济,2020,36(12):200-205. 被引量:14
-
4郑满生,姜仁珍.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江苏农业学报,2020,36(6):1583-1588. 被引量:11
-
5胡杨.基于多维邻近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机理分析[J].江汉论坛,2022(9):35-43. 被引量:4
-
6王娟,明庆忠,覃纹,王世金.旅游驱动下玉龙雪山景区人地关系演化过程及其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旅游,2022,12(6):964-976. 被引量:1
-
7谢守红,李寒冰,洪歌.商贸型城市空间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义乌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23,30(6).
-
8黄思敏,胡宝清,韦高杨,黄丽芳,韦雯雯,张礼黎,李楣楣.山江海地域系统关键带综合分类研究——以桂西南喀斯特区-北部湾海岸带为例[J].广西科学院学报,2023,39(3):280-290. 被引量:1
-
9杨蓉,袁振杰,尹铎,朱竑.人地互动关键带的内涵与理论框架探索[J].地理学报,2023,78(11):2659-2675. 被引量:4
-
10孔祥梅,陆林,任以胜,蒋伟峰,李冬花.中部地区人口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与协调性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4,40(2):205-216.
-
1铁铮.专家学者聚焦首都生态公益林建设[J].科学新闻,2006,8(9):40-40.
-
2徐洪鳌.农业生产的目的、手段、效益与生态学方法[J].农业经济问题,1982,3(11):13-17. 被引量:2
-
3刘家福,孙洪泉,占文凤.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资产变化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182-185. 被引量:11
-
4任秀梅,张广宝.稳步推进大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J].大庆社会科学,2004(3):13-14.
-
5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2-8. 被引量:26
-
6胡鞍钢,刘珉.保护天然林资源 为后代积累生态资产──伊春林业建设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11(1):18-24. 被引量:4
-
7陈百明,黄兴文.中国生态资产评估与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6):20-24. 被引量:28
-
8刘本洁,祖建新.生态公益林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99-101. 被引量:2
-
9顾时贵,陈源泉,高旺盛.河北省太行山区县域生态资产评价与开发利用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3):173-176. 被引量:12
-
10李晶,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资产与区域生态安全程度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24(3):369-374.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