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2-73,共2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43
-
1张伟远.中、英、美三国开放与远程教育研究论文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1999,5(Z1):59-62. 被引量:33
-
2校长成长阶段理论的问题分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9,30(2):24-28. 被引量:4
-
3张晓霞.论当代中小学校长的特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2):100-104. 被引量:4
-
4戴胜利.论校长的威信与素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2):97-100. 被引量:1
-
5王坚,刘人正.中学校长的心理挫折及其自我调适[J].教育学术月刊,1999(5):41-42. 被引量:3
-
6冉祥华.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37-41. 被引量:17
-
7刘国华,张积家.论责任心及其培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67-72. 被引量:23
-
8曹丽.关于我国企业家声誉机制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3):22-24. 被引量:3
-
9高启明.试论当代校长素质的基本构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6(9):1-4. 被引量:1
-
10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J].哲学研究,2005(1):24-30.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5
-
1宋传颖,李志强,李亚娟.高校校长声誉管理初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9-50.
-
2行业动态[J].上海医药,2006,27(6):285-287.
-
3林丹.我国中小学校长“成长滞后”的根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2(9):3-7. 被引量:1
-
4李小林.基层电大远教科研工作的几个问题[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2):9-12. 被引量:2
-
5陈殿兵,杨新晓.杰出校长治理哲学的研究——透视美国“年度杰出校长”的秘密[J].教育科学研究,2019,0(12):32-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
1郭丽云,蒋楠.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科研能力建设[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10):67-69. 被引量:2
-
2曾怡,刘天平.名校长作为项目管理者的身份突破与超越——基于名校长工作室的案例研究[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2):44-51. 被引量:1
-
3杨新晓,陈殿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现代教育治理的价值取向与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23(4):95-104. 被引量:1
-
4孟江,张其敏,黄茜,黄辉荣.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及提高途径分析[J].职业教育发展,2024,13(6):2419-2424.
-
1校柯.2003年度科研型校长评选揭晓[J].浙江教育科学,2004(2):34-34.
-
2钟荣桃.努力构建科研型校长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S3):198-201. 被引量:1
-
3人物档案[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3(5):7-8.
-
4黄敏华.科研型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角色[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4):3-3.
-
5樊桂英.迎接WTO的挑战 做科研型校长[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46-47.
-
6彭欣群.课程改革呼唤科研型校长[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7(10):75-76.
-
7于俊廷,林海.摆正三种关系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校长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应明确的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1999(9):36-37.
-
8冯树云:硕果累累的科研型校长[J].云南教育(视界),2014(17):46-46.
-
9王泽才.转变观念 转换角色 做一名科研型校长[J].教育革新,2009(8):6-6.
-
10李楠.这所学校这么牛 掌门人是全国校长带头人[J].现代苏州,2017,0(1):1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