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被引量:
6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地区主义在20世纪的普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地区主义进程一直与民族主义密切相关,它又改造和发展了民族主义,成为放大或者延伸了的民族主义。本文通过分析地区和地区主义的形成、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地区主义的发展动力。
作者
庞中英
机构地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欧洲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40-46,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关键词
地区
民族
地区主义
民族主义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21
引证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215
同被引文献
821
1
包广将.
多节点结构: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与“轴辐体系”的困境[J]
.国际政治研究,2021(2):42-65.
被引量:13
2
雷勇.
跨界民族问题研究:理论与现实[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14-19.
被引量:5
3
杨万勇,王强.
民族主义与当代世界——几个问题的探讨[J]
.唐都学刊,2001,17(S1):46-48.
被引量:1
4
刘靖华.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问题初探[J]
.现代国际关系,2001(8):36-41.
被引量:26
5
王光厚.
东盟“合作安全”问题论析[J]
.学术探索,2004(7):74-79.
被引量:17
6
黄大慧,韩爱勇.
东亚地区主义研究评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3):135-149.
被引量:10
7
关权.
东亚经济一体化和TPP——中日之间的博弈[J]
.东北亚论坛,2012,21(2):3-10.
被引量:16
8
梅曼.钦丹,阿塔纳斯.博普达,路易斯.安热兰.恩甘内,高尹倩.
非洲的语言与文化认同[J]
.国际博物馆,2008(3):40-55.
被引量:4
9
郑先武.
安全区域主义:建构主义者解析[J]
.国际论坛,2004,6(4):44-50.
被引量:6
10
黄仁伟.
地缘理论演变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J]
.现代国际关系,2010(S1):18-2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64
1
赵茗.
民族主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衍生并与之互动[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21(2):11-15.
被引量:2
2
张生祥.
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两种地区发展理论[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4):78-81.
被引量:1
3
王伟华.
地区主义与南亚区域合作[J]
.南亚研究季刊,2003(4):56-60.
被引量:3
4
张磊.
区域主义:通往全球主义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4(B11):10-15.
5
耿协峰.
“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
.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118-123.
被引量:1
6
李一平.
从地区主义看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64-70.
被引量:3
7
李恒.
从“10+3”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J]
.经济经纬,2004,21(6):31-35.
被引量:4
8
耿协峰.
“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21-25.
被引量:12
9
卫灵.
当代民族主义透视[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4):12-16.
被引量:5
10
李恒.
亚洲价值阻碍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了吗[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2-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5
1
蔡美卿,杜悦莹.
全球化进程中的“澜湄区域”集成创新研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0(6):18-22.
被引量:1
2
彭勃,吴金鹏.
以空间治理破解基层党建“科层化旋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34-142.
被引量:35
3
刘明明,欧阳军.
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领域化——以佑宁寺为例[J]
.热带地貌,2022(1):65-70.
4
葛腾飞.
“印太”地区安全秩序纷争与中国的地区秩序愿景[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1,38(3):73-100.
被引量:13
5
刘志雄,陈红惠.
中国与南亚地区能源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20,0(2):12-17.
6
池步云.
中国比较政党研究的生成逻辑、知识版图与学术建构[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5):55-66.
被引量:2
7
杨鲁慧,朱迪娜.
冷战后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的动因探析[J]
.韩国研究论丛,2019(2):47-62.
8
吴兆礼.
南亚区域认同与区域合作[J]
.东亚评论,2023(2):21-51.
9
王秋彬.
以英国学派视角审视东北亚国际社会[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2):59-65.
被引量:2
10
郝建群,孙梅.
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地区合作[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4):37-38.
被引量:2
1
侯德邻.
建国初期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2):81-85.
2
卞晋平.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进协商民主建设[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5-10.
被引量:3
3
张鑫,郭永玲.
域外环境污染刑事立法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8):29-30.
被引量:1
4
张俊明.
律师协会是政治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力量[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24-26.
5
裴大刚.
浅析东亚地区主义进程[J]
.经济视角(中),2011(9):8-9.
6
董伟.
全球化及其理论与人类社会普遍发展理念的提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2):8-11.
7
陈征然.
八字方针与多党合作[J]
.中国统一战线,1996,0(5):16-17.
8
杨毅,李向阳.
区域治理:地区主义视角下的治理模式[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2):50-53.
被引量:11
9
黄展涛.
转型期合法性危机的化解——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之考量[J]
.湖北社会科学,2007(5):25-27.
10
李魏.
试论合伙的民事主体资格[J]
.山东电大学报,2007(3):51-52.
被引量:1
欧洲研究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