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日本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教育及其启示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志愿服务教育已成为日本教育界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日本志愿服务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回顾了日本志愿服务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日本志愿服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作者
李文英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
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41,共4页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关键词
日本
志愿服务教育
分类号
G531.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47
1
傅帅雄,邓仲良.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引导——基于北京市5所高校的调查[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1-6.
被引量:2
2
堀田力,姚心平.
学校教育与志愿者活动[J]
.教育科学论坛,2001(7):52-53.
被引量:1
3
江泽全.
英国志愿服务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8(3):22-24.
被引量:39
4
颜睿.
志愿精神的文化渊源与现代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5):44-49.
被引量:9
5
师黎.
加拿大志愿者服务体系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1):45-45.
被引量:5
6
陈立思.
建立和谐社会:志愿服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4(4):4-7.
被引量:9
7
孙玫璐.
终身学习推展的重要途径:志愿者活动——日本案例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77-80.
被引量:4
8
罗峰.
社区志愿活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2006(1):57-60.
被引量:17
9
陈学明.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5(2):1-5.
被引量:32
10
王志军.
论志愿精神之于和谐社会[J]
.当代青年研究,2006(5):11-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3
1
陈静,刘娅楠,顾婉玉,刘佳.
如何做好应急准备:高校公共卫生应急志愿服务教育制度构建研究[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2(3):42-63.
被引量:1
2
张强,齐从鹏.
价值-服务-治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知识生产的三元共塑机制——基于1998—2018年志愿服务学术文献的计量分析[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0,1(1):72-91.
被引量:6
3
刘伟.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19(2):19-21.
被引量:1
4
范亚锋.
中国梦视角下青少年志愿服务再审视[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7(4):9-11.
5
王锐兰,王恬.
国内外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研究进展及评价[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81-85.
被引量:5
6
崔成学,金昌录.
日本师资培养课程导入志愿服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62-64.
被引量:6
7
彭惠青,付钰平.
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与制度倡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8-90.
被引量:4
8
孙昌君,刘志鹏.
中日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比较与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18,0(5):14-19.
9
宁宇涵.
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路径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6):115-118.
被引量:1
10
杨新莹,徐靖楠.
新时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培育研究与反思:基于中西方研究综述比较视角[J]
.北京青年研究,2023(2):63-69.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胡那苏图,王朝力门.
牧区“乌兰牧骑+”志愿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内蒙古的调研[J]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3):163-181.
被引量:2
2
陈勋玮,陈渝.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功能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46-47.
被引量:1
3
周学荣,江波.
国外大众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体育与科学,2005,26(4):59-61.
被引量:20
4
王汝干,张木明,赵凤.
高校学生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J]
.青年探索,2007(3):69-72.
被引量:3
5
王锐兰,王恬.
国内外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研究进展及评价[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81-85.
被引量:5
6
王雪峰.
叙事研究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中的运用及反思[J]
.青年时代,2015,0(15):116-117.
7
张鹏.
高校青年教师参与涉外志愿服务模式比较探究[J]
.北京青年研究,2016,25(2):68-73.
被引量:2
8
关叶青,张国军.
基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志愿服务价值计量方法[J]
.价值工程,2017,36(25):8-11.
被引量:3
9
屠立强,荣文婷.
制度化建设对高校志愿服务的作用——以江苏高校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118-119.
10
孙昌君,刘志鹏.
中日高中生志愿服务教育比较与启示[J]
.现代教育论丛,2018,0(5):14-19.
1
崔成学,金昌录.
日本师资培养课程导入志愿服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62-64.
被引量:6
2
日本青少年(15岁-23岁)从何处接受思想影响?[J]
.教育研究,1982,3(8):78-78.
3
日本青少年(15岁到23岁)烦恼担心的问题[J]
.教育研究,1982,3(6):7-7.
4
冯煤生.
日本青少年科学教育装备的启示与思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4):67-70.
被引量:1
5
许小东.
日本青少年学生指导及其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2009(14):45-47.
被引量:5
6
日本青少年(15—23岁)认为日本值得自夸之处[J]
.教育研究,1982,3(8):38-38.
7
邹洁,王顺辉.
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4).
8
日本青少年(15—23岁)对社会不满事项[J]
.教育研究,1982,3(6):27-27.
9
日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J]
.世界教育信息,2005,18(1):56-56.
被引量:1
10
郭凡,韩露,陈可涛.
日本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政府政策研究及启示——以日本青少年培育政策为中心[J]
.中国培训,2016(12):42-42.
比较教育研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