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3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同被引文献44
-
1吴国卿.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J].社会,2000,20(12):12-14. 被引量:23
-
2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焦点小组访问的定性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5):74-85. 被引量:46
-
3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110-113. 被引量:71
-
4钱宁.“社区照顾”的社会福利政策导向及其“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J].思想战线,2004,30(6):70-74. 被引量:12
-
5谢芳.美国的退休社区与"居家援助式"养老模式[J].社会,2004,24(12):35-38. 被引量:13
-
6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21(9):22-24. 被引量:67
-
7吕新萍.院舍照顾还是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可能取向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5(3):8-13. 被引量:33
-
8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05,26(4):76-78. 被引量:25
-
9李晓华.社区照顾模式与我国养老方式选择[J].理论学刊,2005(10):102-103. 被引量:26
-
10杜鹏,武超.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J].人口研究,2006,30(2):20-24. 被引量:72
二级引证文献23
-
1张甜甜,王增武.我国大陆地区社区照顾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26-30. 被引量:9
-
2李荣华.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的社会成本探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10-13. 被引量:1
-
3黄耀明.整合取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13-16. 被引量:5
-
4颜琳.论政府在社区照顾养老模式中的责任[J].济宁学院学报,2012,33(5):107-111. 被引量:1
-
5唐黄攀,王悦.浙江省象山县城乡结合部居家养老现状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26-128. 被引量:1
-
6李艳,李雅君,何静.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城市养老模式研究——以齐齐哈尔居家养老为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9-41. 被引量:4
-
7范时杰,贺志峰.澳门安老服务发展历程、政策变迁与模式分析——兼论对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工作,2013(5):48-52. 被引量:1
-
8李金芳.老龄化语境下社区养老服务的机制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6):119-122. 被引量:2
-
9王磊.中国独居老年人及其养老问题分析——基于2000、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数据的初步考察[J].老龄科学研究,2017,5(7):32-41. 被引量:15
-
10刘飞.老有所依:澳门长者权益保障法制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08-110.
-
1适应退休生活三步骤[J].粮食问题研究,2008(3):54-54.
-
2苏芩.不要让他得手[J].半月选读,2010,0(12):86-86.
-
3隋轲.改革令社区医疗服务质量提升——2008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众满意度测评报告解读[J].上海质量,2008(6):48-49. 被引量:2
-
4晓珠.让浦东新区跨世纪闪光──访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局长张庆龙[J].党政论坛,1997(5):46-46.
-
5冯鹏程.重疾险产品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疗保险,2014(9):62-65. 被引量:7
-
6路丹丹,黄海波.基于老龄化的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12(1):35-36. 被引量:5
-
7陈希国,彭雷,孙志涛.守望相助,我们为此而执著[J].社区,2004(8):15-16.
-
8郭勇,张淑亚.我国社区医疗服务文献综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16(3):24-27.
-
9杨慧康.个体医疗资源及其可及性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社会,2015,31(4):79-88. 被引量:17
-
10陈莹.老年人多元化需求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399-4401.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