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1999年第1期89-99,共11页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World
同被引文献220
-
1陈俊羽.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重要性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1(6):6-8. 被引量:7
-
2万业馨.文字学视野中的部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13-19. 被引量:18
-
3王静.记忆原理对汉字听写训练的启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20-24. 被引量:13
-
4陈慧.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错误类型小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16-20. 被引量:16
-
5陈曦.关于汉字教学法研究的思考与探索——兼论利用汉字“字族理论”进行汉字教学[J].汉语学习,2001(3):70-75. 被引量:20
-
6江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61-68. 被引量:125
-
7万业馨.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4,18(2):40-48. 被引量:47
-
8The Acquisition of“了·le”in L2 Chinese[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1):57-64. 被引量:17
-
9张德鑫.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1):84-88. 被引量:43
-
10吴英成.手写汉字识别与识字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2):21-2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3
-
1曾玉.对欧美学生的汉字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2008(15):144-146. 被引量:1
-
2潘先军.汉字电脑输入与对外汉字教学[J].汉字文化,2000(3):48-52. 被引量:5
-
3梁彦民.汉字部件区别特征与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76-80. 被引量:45
-
4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15-26. 被引量:52
-
5汪琦.中级欧美留学生汉字学习困难调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70-72. 被引量:1
-
6李香平.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新说文解字”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2):31-34. 被引量:21
-
7北京语言大学"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课题组.“外国学生错字别字数据库”的建立与基于数据库的汉字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1-7. 被引量:16
-
8鹿士义.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学习者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3):53-57. 被引量:51
-
9傅晓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3(2):31-46. 被引量:30
-
10谢慧蓉.关于对外汉字教与学的研究述评[J].青年文学家,2011,0(7X):41-42.
二级引证文献213
-
1韦九报.近十年CSL习得研究的观念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J].语文学刊,2021(1):22-29.
-
2李超颖.情景模式与初级汉语教学中的汉字难问题[J].现代交际,2020(11):7-9. 被引量:1
-
3赵璟.“四体”造字法在对外汉字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103-107. 被引量:1
-
4秦双星.汉字文化在大学育人中的表达与赋能——以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为侧重[J].汉字文化,2022(8):161-163. 被引量:1
-
5靳超洋.初级汉字认读教学的相关理论及实验依据[J].汉字文化,2019,0(22):26-26.
-
6李宗宏.近二十年汉语句式习得研究述评[J].对外汉语研究,2021(2):96-106.
-
7赵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四十年[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92-101. 被引量:3
-
8余敏,赵显昊.从本体到第二语言习得的现代汉语句式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04-108. 被引量:1
-
9朱磊.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部件教学技巧探讨[J].学子(理论版),2014(1):106-107.
-
10冯丽萍,卢华岩,徐彩华.部件位置信息在留学生汉字加工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66-72. 被引量:34
-
1ДОХД Ы КЛ“非汉字字符” НТОНОВ[J].俄语学习,2002(1).
-
2Г“非汉字字符”БИТ ЛЮДЙ Н“非汉字字符”ЕПВО[J].俄语学习,2002(1).
-
3赵常林.小议汉字的性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211-211.
-
4США И СВЕРНАЯ КОРЯ ВОЗОБНОВ“非汉字字符”ЛИ ПЕРЕГОВРЫ[J].俄语学习,2001(6):4-4.
-
5施正宇.论汉字能力[J].世界汉语教学,1999,13(2):87-93. 被引量:29
-
6万业馨.汉字字符分工与部件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32-41. 被引量:54
-
7申红义,梁华荣.汉字“表意功能”的内涵及演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3):46-46. 被引量:1
-
8ВСЕ СТР ХИ МУ ЖЧ“非汉字字符”Н[J].俄语学习,2002(1).
-
9李文.再论汉字的性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122-127. 被引量:4
-
10翟惠林.汉字发展的一条独特规律──重读梁东汉先生《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2(2):1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