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种现代性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起源和发展来看 ,现代性存在着两种复杂的对抗关系 ,一种是文明史的现代性 ,它体现为理性的崇拜 ;另一种是审美的现代性 ,它表现为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摒弃。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一方面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基本文化冲突 。
作者
梅泰.卡利内斯库
机构地区
美国印地安大学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0-52,共3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现代性
美学
文化
文明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99
1
旷新年.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J]
.南方文坛,2003(1):3-6.
被引量:93
2
大迟.
面对永恒矛盾的俄罗斯诗人[J]
.书屋,2001(3):4-21.
被引量:3
3
齐格蒙.鲍曼.
对秩序的追求[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3):37-43.
被引量:24
4
张法.
现代性与全球文化四方面[J]
.文艺研究,1999(5):19-23.
被引量:13
5
徐亮.
当代文艺学中“理性-非理性”问题的讨论及概念清理[J]
.文艺理论研究,1999(2):19-28.
被引量:5
6
周宪.
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
.文学评论,1999(1):129-138.
被引量:76
7
奎纳尔.希尔贝克.
人文学科的危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3):27-35.
被引量:19
8
汪晖.
历史的“中间物”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J]
.文学评论,1986(5):53-67.
被引量:30
9
赵园.
五四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
.文学评论,1984(3):70-84.
被引量:8
10
陆敬严.
中国古代机器人[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1):14-1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6
1
王晓文.
现代性的追索——由《狂人日记》《猫城记》《围城》说开[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5):32-37.
2
黄开发.
唯美与功利的调和——早期创造社的文学功用观[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13-18.
被引量:1
3
刘悦笛.
在“批判启蒙”与“审美批判”之间——构建“全面的现代性”[J]
.学术月刊,2006,38(9):35-41.
被引量:5
4
吴秀明,张锦.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2007(6):89-95.
被引量:3
5
刘阳.
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的现代性书写[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24-126.
被引量:1
6
罗宗宇.
沈从文“乡下人”自我认同的内蕴新解[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138-145.
被引量:3
7
罗宗宇.
论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特征——沈从文“重造”思想研究之二[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93-96.
被引量:1
8
魏明超.
现代性的内涵阐释[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3):4-6.
被引量:5
9
徐勇.
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想象[J]
.重庆社会科学,2009(7):104-108.
10
宋向红.
启蒙·审美·游戏——“五四”时期小说观念的现代性维度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824-8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刘瑞雪.
沈从文的生命美学:来源、本质与内涵[J]
.中国美学,2023(2):223-234.
2
肖琼.
乡愁乌托邦与沈从文《边城》中的悲剧性表达[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2):451-472.
3
陈明丽.
抵抗、从属抑或共生——五旬节-灵恩运动与现代性关系的再思考[J]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2(2):227-250.
4
陈芬尧.
评复旦本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隐匿[J]
.粤海风,2008(3):4-7.
被引量:1
5
孙育玮.
关于“中国法的现代性”问题探讨[J]
.政治与法律,2008(6):52-58.
被引量:4
6
罗宗宇.
论沈从文“乡下人”自我认同的形成[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7(3):121-125.
被引量:1
7
李世娟.
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自由主义的批判[J]
.文学界(理论版),2010(3):208-208.
8
王运涛.
中国近代文学之特征[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60-63.
被引量:2
9
曹文泉.
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境遇问题[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9-61.
10
秦弓.
近年来海外资源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双重效应[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112-118.
被引量:2
1
张步仁.
人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生长点[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18(5):23-26.
2
婚姻要“门当户对”么[J]
.幸福家庭,2014,0(8):38-38.
3
许建平,石维亮.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性质[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8(4):87-92.
4
王旭启.
人才引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J]
.教育与职业,2009(10):69-70.
被引量:1
5
陈家义.
加强新时期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95-97.
被引量:1
6
郑朝阳.
试探人的终极关怀的真谛[J]
.学术研究,2001(12):80-83.
被引量:9
7
范明珠.
宗教与现代社会的第二伦理语系[J]
.社会学家茶座,2005(1):33-37.
8
大椿.
控制的幻觉与有效的交流[J]
.师道(人文),2009(10):48-49.
9
G.皮翁,M.利普西,邛海生.
心理学和社会——变化的挑战[J]
.国外社会科学,1985(8):46-47.
10
“幸福”的定义[J]
.经理人,2001,0(5):94-9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