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4-76,共3页
Teaching and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9
-
1冯天瑜.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不可分离[N]. 学习时报,1999-6-28.
-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1.
-
3张科杨.《论语》君子观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147-150. 被引量:7
-
4肖冬松,周玲玲,杨开安.论哲学应用中的世界观向方法论转化[J].理论建设,1996,12(4):71-74. 被引量:1
-
5陈望衡.先秦儒家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5-9. 被引量:6
-
6王丽彬.中庸之道的国民性格透视[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S1):9-11. 被引量:5
-
7邹大炎.简论孔子思想的消极面[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15(1):12-14. 被引量:1
-
8李兴让.《论语》重探——关于《论语》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的辩证[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52-58. 被引量:1
-
9张仲华.认清“法轮功”邪教本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2):54-54. 被引量:2
-
1Г.А.库尔萨诺夫,张曙光.真理的定义和结构的辩证法[J].世界哲学,1982(1):46-50.
-
2钱汉东.论哲学世界观与科学图景[J].淮北煤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46-47.
-
3В.Л.库兹明,燕音,舒白.研究系统方法的不同派别及其认识论基础[J].世界哲学,1983(5):60-66.
-
4李春燕.宇宙现象中的谜[J].现代阅读,2011(12):76-76.
-
5冯雷.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图景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1):21-23.
-
6H.И.茹可夫,李树柏.普通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J].世界哲学,1979(1):47-49. 被引量:7
-
7陈锡喜.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话语还是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的辨析[J].探索与争鸣,2014(9):38-42. 被引量:8
-
8李六军.系统思维——科学发展观的构建思维方式[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100-101. 被引量:1
-
9朱传启.系统哲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黄金南著《系统哲学》评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9(1):63-64.
-
10岳继勇.系统论指导下的个性结构探讨[J].心理学探新,1986,11(1):3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