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直督抚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够席卷北方,震撼世界,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但是,清政府决策的诱导也起着关键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对此进行分析时,人们往往重视中央统治集团,忽视地方督抚对义和团的影响,其实,在枝强干弱的晚清,直隶、山东督抚对义和团的态度、政策不仅始终影响着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而且也影响了清中央统治集团对义和团的决策。
作者
喻大华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4,共7页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关键词
山东直隶
督抚
义和团
分类号
K256.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美]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 著,张俊义,王栋.义和团运动的起源[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同被引文献
78
1
《历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0(1).
被引量:5
2
季云飞.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防务善后”述论[J]
.军事历史研究,2000,14(2):87-94.
被引量:1
3
秦和平.
试论民间戏曲对清季四川教案之影响[J]
.清史研究,2000(3):71-76.
被引量:4
4
周育民.
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J]
.清史研究,2000(4):8-17.
被引量:3
5
面向21世纪的清史研究──部分清史专家笔谈[J]
.清史研究,2000(1):1-6.
被引量:3
6
杨奎松.
蒋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战前期中日秘密交涉为例[J]
.抗日战争研究,2000(4):54-95.
被引量:24
7
刘燕军.
对一组南京大屠杀史料的考订[J]
.抗日战争研究,2000(4):112-120.
被引量:2
8
王先明,常书红.
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J]
.史学月刊,2000(5):130-138.
被引量:51
9
史资.
最近出版的《近代史资料》简介[J]
.近代史研究,1986(2):317-318.
被引量:6
10
陈清泉.
八七会议的是非功过──陆定一谈中共党史(之二)[J]
.中共党史研究,2000(3):81-8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张海鹏,崔志海,罗敏,荣维木,王也扬,刘蜀永,郑起东,闵杰,左玉河,虞和平,徐辉琪,曾业英.
200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动态概述[J]
.近代史研究,2002(1):200-244.
被引量:3
2
王栋亮.
义和团运动时期山东督抚对教案认识态度的比较研究[J]
.贵州文史丛刊,2011(4):19-24.
被引量:1
3
窦军鹏.
裕禄对义和团的政策及其原因[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3):44-47.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罗梅君,宋少鹏.
中国史学和(西)德/西方史学:一种对话?——始于1980年代中国社会史转向[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86-92.
被引量:3
2
周振新,余桂红.
解读刘师培——基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J]
.理论月刊,2006(11):73-76.
3
潘先林.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述要[J]
.学术探索,2007(4):95-103.
被引量:6
4
伊纪民.
毓贤抚鲁期间的涉教态度及拳会政策初探[J]
.安康学院学报,2021,33(5):111-118.
1
陆南,时桂山.
含章馆诗集[J]
.山东图书馆学刊,1983(3):67-68.
2
王栋亮.
义和团运动时期山东督抚对教案认识态度的比较研究[J]
.贵州文史丛刊,2011(4):19-24.
被引量:1
清史研究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