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杭州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
出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1张伟军.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文教资料,2011(32):203-205. 被引量:2
-
2代春燕.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J].学理论,2015(28):158-159. 被引量:3
-
3范亚雄.文化保守主义评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1):88-89. 被引量:2
-
4龙斧,王今朝,边金鸾.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定位[J].人文杂志,2007(6):29-35. 被引量:3
-
5陈政,白兰(图).新安江文化调查研究之九:丰饶物产[J].徽州社会科学,2012(9):36-45.
-
6王鹏.渐江书画审美意趣探究[J].大观周刊,2011(25):31-31.
-
7孟宪平.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09(11):13-17.
-
8梁爽.文化软实力助力辽宁经济振兴发展[J].同行,2016,0(11):449-449.
-
9章亚光.“东南邹鲁”今何在——恢复“古徽州-府六县建制”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J].徽州社会科学,2009(3):37-39.
-
10施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模式研究——以新叶昆曲为中心[J].理论界,2015(8):37-4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