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构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首先根据理论体系应具有的结构性、逻辑性、包容性、动态性等特征,对现有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不足之处作了分析。据此提出一种重构设想,即将政治学理论体系分为“政治主体”、“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六个部分,并认为这一构想实现了历史与逻辑、宏观与微观。
作者
华农心
韩旭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共8页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关键词
政治学
理论研究
体系
中国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0
同被引文献
91
1
吕嘉.
论政治学的特殊性[J]
.政治学研究,2001(2):28-36.
被引量:3
2
王卓君.
政治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及其启迪──兼论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起始[J]
.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0-68.
被引量:1
3
洋龙.
反对腐败的政治学思考[J]
.学习与探索,1999(2):75-80.
被引量:10
4
薄贵利.
中国行政学:问题、挑战与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1998(12):6-9.
被引量:40
5
夏书章.
世纪之交行政科学的发展——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行政管理,1998(8):8-8.
被引量:3
6
周光辉.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
.政治学研究,1998(1):29-42.
被引量:79
7
王松,孙力.
论中国新时期的政治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4):16-24.
被引量:6
8
洋龙,韩旭.
知识政治:迈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应当研究的一个问题[J]
.政治学研究,1998(4):60-63.
被引量:6
9
桑玉成,袁峰.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3):2-11.
被引量:20
10
金太军.
规范研究方法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复兴及其启示——兼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3):12-2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9
1
叶昌友,金怡顺.
关于政治文明的若干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18-323.
2
郑慧.
论平等的政治价值[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4):59-63.
被引量:4
3
郑慧.
“政治稳定”概念辩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48-52.
被引量:27
4
郑慧.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
.政治学研究,2002(3):5-17.
被引量:159
5
林修果.
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探索[J]
.探索,2006(1):62-65.
被引量:3
6
黄宝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建设[J]
.政治学研究,2006(1):40-47.
被引量:2
7
吕嘉.
关于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兼与陈荷夫先生商榷[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9(1):56-64.
8
吕嘉.
关于重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2(5):31-37.
被引量:1
9
杨海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浙江社会科学,2001(4):19-28.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220
1
刘鑫.
近年来政治文明研究述评[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4):33-36.
被引量:1
2
姚万禄.
政治文明视野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教育[J]
.社科纵横,2007,22(10):1-3.
3
解惠芳,施晓花,李利平,刘彦.
政治文明研究现状综述[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6-10.
4
王宏.
政治文明入宪要求政治规范化[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5(5):75-78.
5
周良武.
从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谈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16(4):5-8.
6
卫国平.
论宪法至上原则[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5):109-110.
7
尚东涛.
论“三大文明”的技术依赖[J]
.探索,2004(4):135-138.
被引量:1
8
叶昌友,金怡顺.
关于政治文明的若干问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18-323.
9
陈飞.
浅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50-352.
10
温芳.
观念文明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
.南京社会科学,2003(S1):361-365.
被引量:3
1
刘宝三.
民主系统的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J]
.科学社会主义,1990(2):145-150.
2
张康之.
公共行政的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J]
.行政论坛,2017,24(1):5-12.
被引量:7
3
郑维东.
建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
.东北史地,1997,0(4):109-109.
4
黄竞瑶.
论我国现阶段的死刑制度及重构设想[J]
.行政与法,2006(S1):139-140.
5
马艺铭.
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今日中国论坛,2013(8S):398-399.
6
廖中洪.
我国民诉法基本原则规定的问题及其重构设想(下)[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6):24-29.
被引量:1
7
李卫平.
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构存在的问题与重构设想[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6):119-121.
8
常绍舜.
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J]
.政法论坛,1992,10(2):82-85.
9
张承业.
浅析现行侦查监督机制的不足与重构设想[J]
.内蒙古检察,2005(2):32-34.
10
王邦佐.
政治学的繁荣和发展需要理论创新[J]
.探索与争鸣,2001(1):12-14.
政治学研究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