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VO_2max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VO2max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VO2max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VO2max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VO2max才有显著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VO2max,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值。
作者
姚宝元
周小平
机构地区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有氧训练
短期耐力训练
短期力量性耐力训练
最大吸氧量
训练时间阈值
分类号
G808.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林文〓等.运动能力的生物化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同被引文献
52
1
李新宁,萧志奇,郭伟.
由台阶试验推算儿少最大吸氧量的分段追踪观察[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54-55.
被引量:2
2
颜凯,邓树勋.
影响儿童青少年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因素(综述)[J]
.体育学刊,2001,8(5):126-128.
被引量:5
3
蔡莹.
对少年吸氧量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
.体育学刊,1998,5(3):43-45.
被引量:2
4
肖国强,邓树勋,吴婵清.
不同负荷方式对大学生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的影响[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1):3-9.
被引量:9
5
张英根,李承道.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体育科学,1998,18(1):55-56.
被引量:60
6
任晋军,李瑞年.
对中国大学生体质城乡差异的分析[J]
.体育科学,1998,18(6):22-24.
被引量:24
7
蔡秋,王步标,龚正伟.
12分钟跑与20米往返跑预测最大吸氧量的比较研究[J]
.体育学刊,1997,4(2):37-40.
被引量:27
8
曹杰,李武,王亚平,刘小平,林琬生,沈安,王家林,申玉玲,张宝慧,刘少玲,韩霖.
13岁中学生的最大有氧活动能力[J]
.体育科学,1985,6(1):55-59.
被引量:6
9
詹实支,刘新黎.
赛艇运动对最大吸氧量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4):32-33.
被引量:8
10
王步标,肖泽亮,王翔,曾凡弟,伍民,常灿如,胡文烨,汤长发.
9——18岁学生最大吸氧量的纵向研究[J]
.体育学刊,1995,2(2):58-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洪长清,谢敏豪,严翌.
大负荷力量训练对举重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129-132.
被引量:6
2
莫月红.
20-MST监测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敏感性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4):112-116.
被引量:1
3
王瑜娟,汤长发,陈军,王步标,李爱春,刘勇.
中国普通大学生的VO_2max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3):306-30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杨多多,苏美华,郑锋,张波.
贵州省珍珠球女队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J]
.运动,2012(7):45-47.
被引量:2
2
陈飞渡,常永玲,汤长发.
普通男大学生有氧能力监测指标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4,35(6):114-118.
被引量:9
3
陈坚华,莫冬丽.
232名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测试与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722-724.
被引量:10
4
罗荣保,周桔.
最大吸氧量直接、间接测定法的效果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3):2570-2571.
被引量:1
5
马国际,刘小莉.
关于运动员心肺功能评价指标的研究[J]
.内江科技,2009,30(2):148-148.
被引量:5
6
陈琳.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降控体重及训练监控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62-66.
被引量:3
7
洪长清,严翊,谢敏豪.
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机能评定指标等级差异及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25-426.
被引量:1
8
汪和兰.
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ACSM法与一步台阶实验的比较研究[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22-24.
被引量:1
9
张桐硕,薄海,秦永生,彭朋.
某军校大学生5000m跑成绩与相对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模型[J]
.武警医学,2014,25(2):113-116.
被引量:3
10
冯俊鹏,孔繁明,严翊.
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对特战学员5千米武装越野成绩的影响[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27(9):756-760.
被引量:1
1
姚宝元.
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有氧能力的影响[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3):64-67.
被引量:2
2
姚宝元,许可.
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AT影响的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1999,3(1):8-11.
3
姚宝元,许可,邓树勋.
两种训练方式对男大学生STI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2,9(2):36-37.
被引量:11
4
姚宝元.
两种训练方式对男大学生每搏输出量的影响[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3):99-102.
5
姚宝元,邓树勋.
两种训练对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3):47-49.
6
马力宏,李少光.
少儿运动员的心率转折点与通气无氧阈之关系[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9,4(4):8-13.
7
运动生物化学[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11(5):11-13.
8
张漓,路瑛丽,徐建方,冯连世.
低氧耐力运动4周内大鼠ET-1与NO生成的时序性变化[J]
.中国体育科技,2014,50(4):108-116.
被引量:3
体育学刊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