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8-105,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共引文献19
-
1黄书泉.论文学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作家、作品、读者二重性[J].学术界,1997(5):61-66. 被引量:3
-
2李宗琴.消费文化与当代文学[J].魅力中国,2009,0(15):86-86.
-
3黄书泉.从“文学事实”出发——为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一辩[J].扬子江(评论),2008(3):30-38.
-
4陈鹏程.唯物史观文学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沧桑,2007,0(6):163-164.
-
5何志钧,秦凤珍.高雅文艺:困顿与希望[J].当代文坛,2004(6):26-27. 被引量:2
-
6詹珊.网络原创文学何以不大气?[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51-55. 被引量:1
-
7陈立旭.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发展回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6):62-65. 被引量:3
-
8黄春平,曾庆香.90年代文学文本传播衰落的媒介解析——兼论电视文艺传播的兴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1):54-57.
-
9彭铁祥,黄春平.从90年代电视文艺传播的兴起看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0-34. 被引量:1
-
10梁丽芳.私人经历与集体记忆:知青一代人的文化震惊和历史反讽[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20-2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9
-
1张荣翼.文学与文化语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1):40-45. 被引量:5
-
2罗盛希.论精神产品的共享性[J].求是学刊,1993,20(5):15-18. 被引量:4
-
3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J].当代作家评论,2006(1):25-28. 被引量:133
-
4孙郁.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J].当代作家评论,2006(6):4-10. 被引量:41
-
5李静.不驯的疆土——论莫言[J].当代作家评论,2006(6):43-54. 被引量:10
-
6王者凌.“胡乱写作”,遂成“怪诞”——解读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J].当代作家评论,2006(6):62-69. 被引量:11
-
7强月新,张明新.“互动性”理论观照下的我国政府网站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3):399-405. 被引量:16
-
8(法)埃斯卡皮著,于沛选.文学社会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9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49-159. 被引量:91
-
1张新科.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以汉魏六朝时期为例[J].人文杂志,2004(3):118-126. 被引量:18
-
2黄书泉.“红色经典”长篇小说与文学消费[J].学术界,2014(5):196-206. 被引量:5
-
3王泓.论文学在现代社会的位置[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1):85-89.
-
4高路.谈消费主义文化冲击下的审美符号化趋势[J].魅力中国,2008(26):103-103.
-
5赵钟晓.理性对待消费文化中的奢侈品文学现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0-64. 被引量:1
-
6程丕硕.探究小说的现实指导意义——以《透明的红萝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围城》为例[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9):118-119.
-
7王正春.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寓言——简析村上春树短篇小说《象的失踪》[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8):107-107.
-
8聂晨曦.论博客文学的文化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5):25-28. 被引量:1
-
9王涛.中国当下都市空间中的文学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6):151-154.
-
10段钢.批评的道德与道德的批评——关于王蒙、张承志现象论争的对话[J].上海文学,1996,0(5):75-7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