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现代化、学术化和个性化的批评品格──关于《讲话》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再分析
被引量:3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95,共6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同被引文献38
-
1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45
-
2李春林.比较文学方法解读鲁迅的回顾与反思[J].鲁迅研究月刊,1999(11):25-32. 被引量:4
-
3刘中树,张福贵.论鲁迅辩证思维的逻辑系统[J].社会科学战线,1992(3):309-318. 被引量:3
-
4张福贵.青野季吉的“目的意识”论与李初梨的“革命文学”观[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2):76-81. 被引量:3
-
5张福贵.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批评[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4(3):67-72. 被引量:1
-
6张福贵.封闭的自我与开放的自我——中日现代初期小说主题走向的比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29(5):70-75. 被引量:2
-
7张福贵.应对“中国特色”做出积极性的阐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35(2):84-85. 被引量:1
-
8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中国社会科学,1996(6):167-178. 被引量:15
-
9张福贵.人类生存的悲剧历程——悲剧艺术形态的历史批评[J].戏剧文学,1992(10):50-54. 被引量:2
-
10张福贵.教科书模式与多元化、个性化的学术要求[J].文学评论,2004(4):175-177. 被引量:4
-
1邓宾善.有感于梁晓声的批评[J].当代文坛,1996(2):52-52. 被引量:1
-
2王菊延.秉公直言 解析犀利——重读《陈奂生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2(2):1-4.
-
3顾胜.批评品格:朱晶的人文印象[J].文艺争鸣,2013(11):183-189.
-
4李俊.1930年代的批评品格与争议尺度——以吴世昌对《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批评为例[J].理论观察,2015(8):128-130. 被引量:1
-
5邵燕君,陈思和.欢迎来自各方的批评声音[J].上海文学,2004(12):106-107.
-
6于波.《目击与守望》(文学评论集)[J].当代作家评论,2002(2):73-73.
-
7贺兴安.稳实的批评品格[J].文学自由谈,1995(2):55-58.
-
8刘安海.论文学批评的品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3):88-95. 被引量:1
-
9高文波,赵永平.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批评品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1):124-129. 被引量:1
-
10贺兴安.自赞与他吹[J].文学自由谈,1996(1):118-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