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7
-
1张德,赫文彦.改善家庭人际关系 发挥家庭教育潜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4-90. 被引量:2
-
2谭虎,聂兴福.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J].江西教育科研,2005(2):35-37. 被引量:1
-
3张会永.从“空巢家庭”看单向度的家庭代际伦理关系[J].中州学刊,2006(3):141-143. 被引量:2
-
4中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已超过11%[J].高等教育,2001,(3).
-
5丁文.家庭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248-250.
-
6日本关于改善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审议报告[J].教育参考资料,2000,(7).
-
7玛丽·杜里-柏拉 阿涅斯·冯·让丹 汪凌 译.学校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8黄樱,刘铮,钟善全,汤明胶.江西省赣州市留守小学生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23-24. 被引量:2
-
9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7):59-64. 被引量:38
-
10庄甜甜,王奕君.上海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3):24-27.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39
-
1王银玲.从独生子女家庭到二孩家庭:早期亲子关系变化历程考察[J].当代家庭教育,2023(21):8-12.
-
2李玉贤.经济学专业报考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8(9).
-
3刘琦.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44-46.
-
4颜道胜.高职院校就业导向拉动机制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49-52. 被引量:1
-
5余芬芬.从高考志愿选择看当代高中生价值观状况[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3):14-15. 被引量:8
-
6李令青,刘彦楼,李建伟.高考专业填报决策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83-884. 被引量:6
-
7陈静,张国宾.提高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6):24-26. 被引量:6
-
8邓宏亮.地方高等院校入校学生择校因素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77-80.
-
9刘峻杉.教育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征、挑战和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18-23. 被引量:24
-
10谢永山.90后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主要考虑的因素的调查研究——基于对广西外国语学院2012级新生调查的问卷[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6):146-146.
-
1田晓虹.前期亲子互动中的亲代素质[J].社会,2000,20(10):37-41.
-
2杨心德.超越代沟——谈老年人与子女的代际关系问题[J].养生大世界,2003(7):21-23.
-
3李凌,杨晓丹.领导者道德素质与领导力[J].领导科学论坛,2006(2):48-48.
-
4达自然.“人”的写法[J].华人时刊,2004(2):46-46.
-
5王萌,姜啸然.守着女儿的梦乡[J].家庭·育儿,2004(2):14-14.
-
6陈永,姜啸然.寂寞女儿心[J].家庭·育儿,2004(1):16-16.
-
7廖钧.聊天[J].老年人,2005(11):33-33.
-
8关庆才.怎样做一名高素质的领导干部[J].发展导刊,1999(5):22-22.
-
9宋成.“识山”与“识人”[J].领导工作研究,2003(6):17-18.
-
10韦力慧.教育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健全人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0):31-3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