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社区发展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变革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形成的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整合模式已经不能发挥有效的整合作用,适时地转换社会整合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我国社区结构的分化过程中,社区将会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整合作用。
作者
庞玉珍
李国华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科学系
吉林省金融专科学校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9-92,共4页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社会整合模式
社区结构
社区企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2
参考文献
1
1
刘伟能.
社区服务的理念、功能和特色——为社区服务发展十年而作[J]
.中国社会工作,1997(2):7-9.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0
1
高习智,李英霞.
略论社区防控青少年犯罪[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48-49.
2
杜玉华,李屏南.
论社区服务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2):82-87.
被引量:3
3
陈美苏.
论社区服务与社区体育服务[J]
.幸福家庭,2010(16):15-17.
4
刘芳.
论中国城镇新家庭养老方式的构建[J]
.消费导刊,2008,0(13):11-11.
被引量:2
5
于秋兰.
社区如何发挥提升青少年素质的重要作用——关于社区中学生志愿者整合机制初探[J]
.当代青年研究,2001(1):10-14.
被引量:2
6
吴羽松,贺林平,郭巍清.
自治状态下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机制——来自吴村的启示[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5(4):73-82.
被引量:1
7
颜烨.
20世纪90年代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研究中的社会性别分析述评[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8(2):6-23.
被引量:8
8
任丽新.
社区服务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J]
.社会,2001,21(1):15-17.
被引量:3
9
陈雅丽.
社区服务研究:理论争辩与经验探讨[J]
.理论与改革,2006(6):37-41.
被引量:11
10
张义烈.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价值争议及未来发展之路[J]
.未来与发展,2008,29(11):22-24.
同被引文献
53
1
王刚,罗峰.
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以五里桥街道为案例的研究报告[J]
.浙江学刊,1999(2):72-75.
被引量:29
2
赵树国,杨占辉,李文高.
一个关系到城市社会重构的重要问题——对城市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1999(1):10-15.
被引量:2
3
卢汉龙.
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J]
.社会科学,1999(2):52-54.
被引量:56
4
刘君德,宋沙昌,方晓.
上海城市边缘型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2):84-87.
被引量:4
5
孙洁怡.
社区组织与社区居民自治意向[J]
.社会,1998,18(11):36-37.
被引量:2
6
胡兆量.
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5):118-122.
被引量:25
7
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
江苏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目标和基本经验——江苏省小城镇研究综合报告[J]
.社会学研究,1986(4):1-29.
被引量:2
8
杨重光,廖康玉.
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
.经济研究,1984,19(8):57-63.
被引量:16
9
吴大声,邹农俭,居福田.
论小城镇与城乡协调发展[J]
.社会学研究,1988(2):24-35.
被引量:9
10
李迎生.
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模式的探讨[J]
.社会学研究,1988(2):36-44.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5
1
王颖.
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社会学研究,2000(1):65-75.
被引量:42
2
李雪萍,陈伟东.
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J]
.社会科学研究,2008(1):84-88.
被引量:23
3
陈飞强.
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和路径探索[J]
.社会工作,2011(8):71-73.
4
陈飞强.
我国城市社区整合的困境及其突破[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2(6):73-77.
5
刘素宏,丁艺.
议程融合、媒介社区化和自我赋权:公民新闻与社会整合的分析框架[J]
.电子政务,2013(7):66-7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丁守海.
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2):126-145.
被引量:2
2
刘志军.
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
.中国农村经济,2004(7):58-65.
被引量:21
3
陈成文,刘剑玲.
中国城市化研究二十五年[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64-569.
被引量:5
4
雷树华,邓敏.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制度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01(5):113-115.
被引量:5
5
李宝梁.
中国城市化研究:西方有关理论的演进及其意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4):16-22.
被引量:7
6
王少波,陶玲琴,魏修建.
关于我国农村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与金融支持[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154-158.
被引量:8
7
陈潇潇,朱传耿.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J]
.重庆社会科学,2007(9):108-115.
被引量:16
8
李瑶,王彩虹,姚莉.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与农村产业结构[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39-2940.
9
钱振明.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5.
被引量:34
10
王琪.
社区建设——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42-45.
被引量:2
1
何亚群.
从单位体制到社区体制——建国后我国城市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J]
.前沿,2005(4):158-160.
被引量:2
2
吴业苗.
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模式的变迁[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38-41.
3
周大鸣.
都市化中的文化转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97-102.
被引量:21
4
党胜利.
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整合作用的影响及对策[J]
.理论界,2007(1):143-144.
5
臧玉多.
乡村文化构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347-348.
被引量:5
6
何岚.
直面SARS:社会突发事件与社会危机的社会学思考——浅谈SARS的社会整合作用[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4):5-7.
被引量:7
7
王尚银.
构建和谐社会:温州社会整合的探索[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1-5.
8
戴桂斌.
民间组织在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整合作用[J]
.理论界,2006(4):10-11.
被引量:2
9
张凤荣,王晶.
关于中国农民信仰整合作用的经验研究[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13(4):59-62.
被引量:1
10
陈庆德.
经济人类学中的实体论派[J]
.民族研究,1999(6):50-59.
被引量: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