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
被引量:
1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范畴。本文对互文性理论的发生发展、阐释和运用方式作了梳理,着重论述了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互文性理论的差异,区分了互文性概念的广义、狭义之分,共时性、历时性之分,探讨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扼要评述了互文性理论的得失。
作者
黄念然
机构地区
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21,共7页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4
引证文献
137
二级引证文献
429
参考文献
3
1
(加)高辛勇讲演修辞学与文学阅读[M].
2
[意]乌蒙勃托·艾柯 著,卢德平.符号学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
[英]霍克斯(Hawkes,T·)著,瞿铁鹏 译,刘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同被引文献
854
1
孙郁.
知识碎片里的叙述语态——《应物兄》片议[J]
.中国文学批评,2021(2):4-11.
被引量:3
2
常江.
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2):113-117.
被引量:25
3
滕威.
《堂吉诃德》的元小说性[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1):75-80.
被引量:15
4
赵晓.
中国选择“橄榄型”[J]
.南风窗,2002(24):17-18.
被引量:4
5
范煜辉.
第二代美国华裔文学与后殖民批评策略的失效——论黄哲伦的大众商业剧《蝴蝶君》[J]
.东方丛刊,2008(4):75-89.
被引量:3
6
张晨.
互文性视角下的广告语篇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30-131.
被引量:3
7
何红梅.
试析王伯沆批点《红楼梦》之“化出”论[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25(3):11-13.
被引量:1
8
杨汝福.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互文性整合模式研究[J]
.中国外语,2009,6(4):77-82.
被引量:12
9
龙其林.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J]
.中国文学研究,2009(4):76-79.
被引量:3
10
任动.
《上海屋檐下》的互文性解读[J]
.戏剧文学,2007(7):62-6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37
1
吴秀明.
金庸武侠小说史料搜研及其拓展的可能性——兼谈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有关问题[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2):174-191.
被引量:3
2
董朝县.
电影《贞贞》与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互文性解读[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36(6):82-85.
3
张学超.
互文性背后的讲述者——论《应物兄》中的知识分子叙述语调[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5):63-70.
被引量:1
4
冯正斌,汪学冰.
“五四”诗歌翻译与创作之考辩——一个互文性视角研究[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2(1):173-184.
5
冯雪,官德华.
美剧《童话镇》的互文性读解[J]
.海外英语,2020,0(3):170-171.
6
卞祥彬.
具身、隐身、去身:文学纪录片叙事主体的多元复现[J]
.当代电视,2021(2):72-76.
被引量:10
7
沈松华.
试论网络新闻的可写文本化[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6):94-97.
8
吴菁.
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成功融合——读《男性牢房》有感[J]
.俄罗斯文艺,2003(6):67-69.
9
龙其林.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类型初探[J]
.中国文学研究,2009(4):76-79.
被引量:3
10
马振宏.
论文本互文的原因及形成情况和边界问题[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98-102.
二级引证文献
429
1
王倩.
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互文性[J]
.郑州师范教育,2023,12(1):53-57.
2
陆优.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0,0(3):105-107.
3
赵瑶瑶.
公益性广告《杀手之家》的多模态互文性分析[J]
.现代交际,2020(11):93-94.
4
高秋香.
基于统编教材的作业设计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1(3):12-13.
5
赵书峰,杨声军.
语境·身体·互文·权力: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再思考[J]
.音乐研究,2021(3):81-89.
被引量:17
6
邹晓伟.
新媒介赋能与补偿:赫哲族史诗伊玛堪对外传播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1):148-153.
被引量:1
7
颜静兰,刘晓宇.
为了忘却的纪念——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上海舞》[J]
.澳大利亚研究,2018(2):113-129.
8
顾星欣.
保守的经典观与自由的审美观——布鲁姆“正典”说中的悖论[J]
.文教资料,2008(28):55-56.
9
戚田莉.
预制语块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互文效应[J]
.电大理工,2009(4):37-38.
10
杨汝福.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互文性整合模式研究[J]
.中国外语,2009,6(4):77-82.
被引量:12
1
温泉.
京派小说的现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55-58.
被引量:1
2
李玉平.
互文性批评初探[J]
.文艺评论,2002(5):11-16.
被引量:13
3
孙秀丽.
克里斯蒂娃广义互文性初探[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5):106-109.
被引量:10
4
张君.
互文性理论与翻译实践[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78-79.
5
钱翰.
从对话性到互文性[J]
.文化与诗学,2008(1):275-287.
被引量:6
6
韩丹.
“互文性”概念的理论阐释——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后现代理论研究之二[J]
.时代人物,2008,0(7):135-136.
被引量:1
7
张清祥.
论《女神》的意象世界[J]
.郭沫若学刊,2003(1):75-80.
被引量:1
8
贺志刚.
对话·狂欢·后现代——关于巴赫金的随想[J]
.艺术广角,1996(6):60-62.
被引量:1
9
冯庆.
关于对话的独白——《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第一章解读[J]
.诗书画,2016,0(1):122-126.
10
张晓红.
重写的狂欢 重读的愉悦[J]
.文艺争鸣,2011(4):169-171.
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