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55-60,87,共7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5
-
1蔡文浩.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商业制度创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16(2):79-81.
-
2崔太平,朱仁友.伦理经营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123-125. 被引量:1
-
3程宝山,朱凯.三论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6):86-90. 被引量:2
-
4张晒.环境政策的道德含量评估:理路与框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1-10. 被引量:1
-
5宋一峰.企业管理中的道德困境及其对策[J].邯郸师专学报,2000,10(4):63-65.
同被引文献12
-
1朱卫嘉.财富创造也是一种道德行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69-72. 被引量:2
-
2周荣华.交换:道德行为的主体结构关系[J]学海,2001(01).
-
3[美]乔治·恩德勒(GeorgesEnderle)著,高国希,吴新文等.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
4龙兴海.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5):4-8. 被引量:14
-
5杨文兵.论德行成本[J].社会科学,2000(8):46-49. 被引量:21
-
6吴彤,于雪丽.道德原则与道德重构[J].学术交流,2000(4):21-23. 被引量:2
-
7吕学芳.试论经济伦理原则[J].求索,2001(1):69-70. 被引量:1
-
8罗能生.伦理道德的经济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14-16. 被引量:6
-
9陈淑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调节手段探析[J].经济师,2004(1):31-32. 被引量:2
-
10王德仁.道德经济文化探析[J].经济师,2004(1):278-2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冯源.论道德规范与经济行为的内在统一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3):27-28.
-
2章海山.略论伦理经济[J].伦理学研究,2006(1):58-62. 被引量:7
-
3夏绪梅,禇诚德.企业伦理依据的研究综述[J].求索,2006(4):147-149. 被引量:4
-
4王洪涛.企业伦理学研究综述[J].当代社科视野,2011(1):29-32.
-
5段明明.法美企业伦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基于一个文本分析[J].法国研究,2011(2):36-44.
-
6刘颖.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伦理与企业责任问题探究[J].投资与创业,2012(11):39-39.
-
7贺香玉.关于企业家道德人格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0(2):72-75.
-
1刘申有.道德的经济分析与制度安排[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0,1(4):60-64.
-
2刘世玉.败德行为对社会交易成本的影响[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4):15-18. 被引量:3
-
3李泓冰.WTO的眉批:伤脑筋的道德成本[J].新西部,2002(1):30-30.
-
4徐西胜.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J].甘肃理论学刊,1999(3):61-64. 被引量:5
-
5林壮青.卢梭的公意等同于公共物品之谬误--曲解卢梭的私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77-80. 被引量:1
-
6孙新朝,晏航飞.道德的经济学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63-64. 被引量:1
-
7谢树放.弘扬儒家伦理思想精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1-23.
-
8黄炎平,周湘梅.我国股市败德行为的成因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4):41-47.
-
9夏根.论道德成本的补偿[J].中州学刊,2000(4):71-73. 被引量:3
-
10饶育蕾.企业发展的道德成本[J].董事会,2009(2):84-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