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下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二、文化训诂学基本方法1、多重证据法训诂学的义理考据之精髓在于观念来源于材料并且有充分切实的材料佐证,崇尚言之成理,持论有据的可实证性原则。证据是论点的基础和出发点,也是论点之真确性的保证。丰富的证据不仅有利于研究的突破和深入,而且也极易获得更加客观真实?..
作者
梅琼林
机构地区
华中理工大学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9-34,38,共7页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文化训诂学
闻一多
文化人类学
理论省察
多重证据法
训诂学方法
《楚辞》
民俗学
传统训诂学
楚辞学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梅琼林.
二十世纪: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J]
.中华文化论坛,2003(1):92-97.
被引量:2
2
梅琼林.
世纪末:文化训诂学的理论省察(上篇)[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1(4):65-67.
3
梅琼林.
王国维与“三重证据法”[J]
.民族艺术,1998(3):50-55.
被引量:2
4
刘志贤.
“公”字字源新说[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2):49-51.
5
周艳华.
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1):6-8.
被引量:2
6
刘再华.
《先唐辞赋研究》的新境界[J]
.中国韵文学刊,2005,19(3):117-117.
7
黄建荣.
戴震《屈原赋注》的字词注释特色[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57-61.
被引量:3
8
刘丹青.
语义优先还是语用优先──汉语语法学体系建设断想[J]
.语文研究,1995(2):10-15.
被引量:77
9
张丽萍.
洪兴祖《楚辞补注》对楚辞研究的贡献[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7(11):63-67.
10
刘伟生.
独造之域的开掘与文学本位的固守——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简评[J]
.云梦学刊,2005,26(4):144-144.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