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栏”语源小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干栏”系侗台语民族传统楼居建筑,汉名“干栏”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张华《博物志》,该书指出西南地区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从侗台语族的台、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语言材料比较看,“干栏”一名应系译自原始侗台语*Gr[]n“房子”(干栏房)一词,是个音译词,最早译自僚人语言“仡央语支”,后来用以泛称这种楼居建筑。
作者
李锦芳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系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7-83,共7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干栏
语源
侗台语民族
侗台语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9
1
崔剑,李捷.
从纯粹性走向体系化——云南干栏民居与鄂西干栏民居之比较[J]
.新建筑,2003(S1):44-47.
被引量:8
2
宋治民.
试论蜀文化和巴文化[J]
.考古学报,1999(2):123-140.
被引量:13
3
覃彩銮.
壮族称村落为“板”的由来及其含义考释──壮族干栏文化研究之一[J]
.广西民族研究,1998(1):57-60.
被引量:4
4
李仲操.
王作归盂铭文简释──再谈京为西周宫室之名[J]
.考古与文物,1998(1):82-83.
被引量:4
5
周作秋.
论壮族歌圩[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1(4):27-35.
被引量:21
6
安志敏.
“干兰”式建筑的考古研究[J]
.考古学报,1963(2):65-85.
被引量:28
7
潘其旭.
壮族“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的探讨[J]
.民族研究,1981(1):65-73.
被引量:15
8
农学冠.
壮族歌圩的源流[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2):37-44.
被引量:14
9
元立.
壮族地名述略[J]
.广西民族研究,1993(3):119-126.
被引量:10
10
覃德清.
壮族抒情悲歌群的构成及其价值[J]
.民族文学研究,1993,11(4):38-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韦亮节.
造化“㟖人”:壮族“岜㟖”文化初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44(6):55-63.
2
刘晶晶,龙彬.
类型学视野下吊脚楼建筑特色差异[J]
.建筑学报,2011(S2):142-147.
被引量:10
3
李锦芳.
“橄榄”语源小考[J]
.广西民族研究,2001(1):60-61.
被引量:2
4
蓝庆元.
也谈“干栏”的语源[J]
.民族语文,2010(4):58-61.
被引量:2
5
贾雯鹤,李素娟.
石崇拜习俗的社会功能及时代意蕴——以广西宜州市壮族聚居地区为例[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22-125.
6
胡正旗.
“京”本义辨正[J]
.殷都学刊,2011,32(3):115-117.
7
胡正旗.
“京”本义辨正[J]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1):86-88.
8
张晓春.
“干阑”建筑的历史演变——一种原建筑发生学的阐释[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0(5):15-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覃凤余.
壮语地名的分类——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二[J]
.广西民族研究,2006(1):94-104.
被引量:9
2
张爱武.
土家族吊脚楼研究综述[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4-70.
被引量:12
3
黄树先.
住所名探源[J]
.语言科学,2012,11(2):202-221.
被引量:3
4
张晓春,范心恒.
干阑建筑符号、汉字符号与纵向表意书写表达式[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2):30-35.
被引量:2
5
石庆秘,张倩.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文献研究述评[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3):14-19.
被引量:7
6
戴蓓蕾,刘弘涛,陈关竹.
探索美学视角下城市风貌的特色塑造——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
.四川建筑,2016,36(1):46-48.
被引量:5
7
胡兴.
城镇化建设与集体记忆--以湖北省恩施市龙马风情小镇工程为例[J]
.中外建筑,2017(12):125-129.
8
李权,彭开起,覃斌.
黔东南州传统村落民族木结构建筑结构设计研究与构思[J]
.华中建筑,2018,36(7):108-111.
被引量:4
9
黄海静,董张.
岜沙苗族聚落及村寨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特征[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1):111-118.
被引量:14
10
周素.
贵州传统民族建筑特色[J]
.现代交际,2020,0(1):108-109.
被引量:1
1
李斯颖.
侗台语民族的蛙类崇拜及其“神话—仪式”现象解析[J]
.创新,2014,8(6):115-120.
被引量:1
2
李斯颖.
布洛陀神话中的文化创造母题及其比较[J]
.百色学院学报,2016,29(3):45-53.
3
黄海云.
广西构建“侗台语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基地”的设想[J]
.广西民族研究,2013(3):90-96.
被引量:1
4
潘汁.
阿洪王国的历史与变迁——印度东北部侗台语民族研究之一[J]
.广西民族研究,2007(1):145-153.
被引量:4
5
张琨,张莲生.
汉藏语系的“针”字[J]
.世界民族,1981(1):41-50.
6
杨权,郑国乔,杨通银.
中美学者合作的结晶——《侗台语比较研究:台语支以外的语言调查》述评[J]
.贵州民族研究,1991,11(2):142-145.
被引量:1
7
辛世彪.
临高语第二调在海口石山方言中的促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2):34-39.
被引量:5
8
陈保亚.
侗台语和南亚语的语源关系──兼说古代越、濮的族源关系[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1X):40-44.
被引量:5
9
“三昧”与“三味”[J]
.当代劳模,1997,0(7):4-4.
10
龙耀宏.
侗语和阿眉斯语[J]
.贵州民族研究,1993,13(1):105-113.
被引量:2
广西民族研究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