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历史上的壮汉互为同化
被引量: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历史上 ,壮族和汉族的一部分曾经互为同化 ,一部分移居广西的汉族被壮族所同化 ;一部分壮族则为汉族所同化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壮汉相互杂居是互化的地缘因素 ;互相通婚是互化的血缘因素 ;文化认同则是互化的决定因素。
作者
顾有识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50,75,共6页
GUANGXI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壮族
汉族
同化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03
1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2003,24(1):8-13.
被引量:777
2
徐杰舜.
闽南福佬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五[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3):71-77.
被引量:5
3
覃德清.
多重的认同,共赢的汇融──壮汉族群互动模式及其对消解民族矛盾的启示[J]
.广西民族研究,1999(4):28-34.
被引量:13
4
熊昭明.
客家人的壮化[J]
.广西民族研究,1999(1):37-40.
被引量:5
5
罗树杰,徐杰舜.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2):7-17.
被引量:10
6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7
刘祥学.
明清时期桂东北地区壮族的分布、迁徙及与其他各族的相互影响[J]
.民族研究,1999(5):81-91.
被引量:5
8
吴燕和,袁同凯.
族群意识·认同·文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47-51.
被引量:18
9
张声震.
在《壮族通史》首发式上的发言[J]
.广西民族研究,1997(4):117-119.
被引量:3
10
刘武军,李冠福.
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广西壮汉民族融合过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S1):138-1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8
1
黄家信.
改土归流对壮族社会的影响[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73-77.
被引量:5
2
罗树杰.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族群认同的几个问题——与于鹏杰同志商榷[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87-90.
被引量:3
3
龙友国,邱祥智,龙思方,余跃生,戎聚全.
中国17个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关系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3):336-338.
被引量:5
4
滕兰花.
论王士性对明代广西史地考察及贡献[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2):12-15.
5
欧宗启.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J]
.广西民族研究,2008(3):82-86.
被引量:1
6
滕兰花.
从王士性的《广志绎》看明代广西地区开发的差异[J]
.广西地方志,2009(3):25-29.
被引量:3
7
马世英,梁世甲.
广西汉族“壮化”现象个案研究——以东兰县花香乡弄兰村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0(1):67-73.
被引量:2
8
任旭彬.
想象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J]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1):6-10.
9
任旭彬.
想像性边界:刘三姐形象的文化功能[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1):30-34.
10
任旭彬.
刘三姐歌谣的跨文化传唱[J]
.广西民族研究,2011(2):156-16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刘红升.
中国民族家庭教养方式特征多视角比较[J]
.青藏高原论坛,2022,10(1):60-66.
2
顾荣江.
明清时期土司制度对云南经济结构的影响[J]
.成功,2013(23):299-299.
3
邓显奕.
龙州祠庙:汉文化的影响和政治色彩[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7-9.
被引量:5
4
李玉琴.
近三年来西南民族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综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7(5):15-20.
被引量:1
5
缑广则,杜宗景.
羁縻制度对广西经济文化的影响[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58-62.
6
韦顺莉.
论壮族土司社会变迁的文化学意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0):35-38.
被引量:2
7
宁华宗.
慎用“族群”——族群研究的中国语境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9):19-23.
被引量:1
8
苏利嫦.
民族政策对现代苗族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苗网”网民群体为研究对象[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61-163.
9
孙德平.
语言认同与语言变化:江汉油田语言调查[J]
.语言文字应用,2011(1):27-37.
被引量:23
10
石美森,百茹峰,傅博.
山西汉族17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遗传关系[J]
.遗传,2011,33(3):228-238.
被引量:10
1
林成策,高艳峰.
试论人口迁移流动对文化变迁的影响[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89-93.
被引量:2
2
陆彬彬,陈陟.
大数据时代政府统计变革与发展的探索研究[J]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11):25-27.
被引量:11
3
李然,王真慧.
当代湘西苗族土家族互化现象探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30-35.
被引量:2
4
陈刚.
建国后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特征解读[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6):66-71.
被引量:1
5
马光选,刘强,李保林.
现有共同体研究范式之检视与超越[J]
.学术探索,2016(7):61-66.
被引量:3
6
谭世宝.
论妈祖信俗的性质及中国学术与宗教的多元互化发展[J]
.学术研究,1995(5):85-89.
被引量:4
7
韦浩明.
花山族群认同现状的人类学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1):75-79.
被引量:3
8
彭国元.
论词曲风格的互化[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20(6):85-89.
9
聂世军.
论强势领导的处世之道[J]
.领导科学,2009(11):20-22.
被引量:3
10
聂世军.
强势领导的处世之道[J]
.政工研究文摘,2009(4):51-53.
广西民族研究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