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活》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意义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被称作创作顶点的小说。作家对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把握,对其外部身体活动线索与心理运动轨迹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作品单一、厚重的叙事主线。作家在对这一叙事主线的技巧把握中,体现了对批判揭露俄国社会和宣扬“托尔斯泰主义”两大叙事主题的极力追求。
作者
季明举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复活》
叙事结构
叙事主题
分类号
I5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1
徐祖武.
关于《复活》的再探讨——与白晓朗、黄林妹商榷[J]
.外国文学研究,1985,7(4):120-124.
被引量:1
2
华菜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M]//张寅德,译,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
4
[俄]托尔斯泰.生活之路[M].王志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先霈.论史诗性[J].社会科学,1984(6):110-116.
6
王愿坚.小说的发现与表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195.
7
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二十卷集)第20卷[M].陈馥,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39.
8
Гальперин П Я. к вопросу о внутренней речи [С]//Доклады АПН РСФСР. 1957(4): 55 -60.
9
白春仁.文学修辞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226.
10
Успенский Б А. Поэтика композиции [ М ] . Азбука, 1970 :58.
引证文献
4
1
郭和英.
灵魂的清洗 道德的完善——品味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3):186-186.
被引量:2
2
赵海霞.
《复活》的叙事艺术[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1):98-100.
被引量:1
3
许旺.
论《复活》中玛斯洛娃的身份设计[J]
.俄语学习,2016(5):60-62.
4
张诗卉.
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看小说《复活》中的人物[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23):54-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岩.
聂赫留朵夫形象的现代意义[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2):82-82.
2
严笑宇.
救赎与自我救赎——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看《复活》[J]
.北方文学(下),2017,0(5):35-36.
被引量:1
3
朱传季.
多层次阅读:以整本书视角审视“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以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外国小说大单元教学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2023(45):34-36.
4
官蕾.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人物形象剖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视角[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16):71-74.
1
季明举.
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意义[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1(2):90-94.
被引量:1
2
泰大中.
谈“虎妞”[J]
.北方论丛,1979(4):52-55.
3
张国勇.
青春无常心有常[J]
.江河文学,2014,0(3):52-53.
4
伍小华.
白发,时光的灰烬(外二首)[J]
.中国铁路文艺,2012,0(12):59-59.
5
小姜.
门(外一首)[J]
.绿风,2009,0(6):68-69.
6
述闻.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J]
.红楼梦学刊,1990(1):62-62.
7
王之望.
经济描写:《红旗谱》的立篇之本[J]
.河北学刊,2007,27(6):126-130.
被引量:3
8
唐莹.
浅析《哈姆莱特》中人物的对称[J]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5):133-133.
9
朱碧璐.
就《洛丽塔》试论纳博科夫美学意识的运动轨迹[J]
.青年文学家,2013,0(5X):52-53.
10
王东明,张王飞.
寻根文学:从亢奋到虚脱[J]
.文艺评论,1987(3):48-54.
被引量: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