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生主体性教育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而提出来的。目前,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侧重于对主体性内涵及其特征的界定上,实验研究则侧重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的构建及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上。尽管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不十分完善,但意义重大。
作者
赵振利
刘大明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31-33,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学生
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6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1
湖北荆门市象山小学课题组,解玉文,周克文,周友富.
以主体性品质培养为主旨的整体改革实验研究报告[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66-70.
被引量:3
2
杜时忠.
对主体教育理论的简要分析[J]
.教育评论,1998(4):26-28.
被引量:6
3
孙喜亭,成有信,褚洪启,黄崴,田慧生,陈建翔.
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J]
.教育研究,1995,16(10):34-39.
被引量:47
4
王策三.
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80-87.
被引量:165
5
高清海.
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08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王道俊.
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1-5.
被引量:97
2
吴康宁.
主体性是否为教育的一种本质属性[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13-15.
被引量:14
3
项贤明.
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泛教育理论的哲学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2):17-29.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316
1
王乐.
空间视域下场馆教育的重新审视:概念、结构和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2022(12):155-164.
被引量:3
2
龙洋.
主体性视角下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治保障[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9(1):165-176.
3
伍汝辉.
学生评教中的主体性与评教指标体系构建[J]
.大视野,2021(3):45-51.
被引量:1
4
谭安奎.
规范性、主体性与德育价值观的辩正[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4):82-86.
被引量:1
5
董健.
教育伦理:教育世界的本质和灵魂[J]
.职大学报,2007(4):116-118.
6
廖怡华.
从原始理念到现代理论——关于我国主体性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66-67.
被引量:1
7
庄琦阳.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2):56-57.
被引量:1
8
雷金火.
论创新教育的本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25-126.
9
赖国元.
浅议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2):126-129.
10
曹亚芳.
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128-13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6
1
谢维和.
班级:社会组织还是初级群体[J]
.教育研究,1998,19(11):19-24.
被引量:49
2
陈秉公,刘英莲.
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双主体结构”与教学规律[J]
.教育研究,1998,19(1):31-35.
被引量:13
3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4
4
章建跃.
建立在主体活动理论上的课堂教学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103-108.
被引量:6
5
和学新.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J]
.教育研究,1997,18(11):36-40.
被引量:62
6
高文.
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
.全球教育展望,1999,29(1):35-39.
被引量:356
7
王策三.
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6):70-76.
被引量:146
8
钟志贤.
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1998(5):10-14.
被引量:22
9
朱旭东,袁维新.
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心理学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1998(3):40-43.
被引量:21
10
肖川.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J]
.中国冶金教育,1998,3(6):76-80.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
5
1
曹然彬,潘国真,吴建华.
数控编程课程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05(1):27-32.
2
杨建立,阎书昌,安江燕.
浅谈大学生自我教育[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2(2):47-48.
被引量:1
3
刘春燕.
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12-14.
4
吕兴祥.
论作为教育性组织的班级——基于社会学视角[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5):92-95.
被引量:1
5
钟志贤.
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下)[J]
.电化教育研究,2001,22(4):11-18.
被引量:40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常咏梅,任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性[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59-60.
被引量:3
2
卓燕华.
对以人为本新型教育模式的理论探析[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82-86.
被引量:2
3
李艳群,阎树胜,张军.
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信息素质的要求[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93-96.
被引量:10
4
张剑平,李慧桂.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发展[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4):426-429.
被引量:12
5
王月梅,潘巨灵,肖利.
新型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1):92-94.
被引量:1
6
于霞.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外语教学初探[J]
.高等理科教育,2005(3):115-118.
被引量:12
7
周中云.
漫谈网络多媒体课件内容的交互设计[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52-54.
被引量:3
8
刘春燕,钟志贤.
论学习环境中教师——学习者角色与关系的转型[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2):53-58.
被引量:16
9
刘陈艳.
对现代网络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1-62.
10
张英彦.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评介[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1):116-118.
被引量:6
1
祖晶.
简论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教育评论,1998(5):38-39.
被引量:13
2
冯秀琪.
祝愿与期望[J]
.中国电化教育,1995(5):12-13.
3
李秀伟,刘晓.
教学:回归“人”的考察[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3):21-23.
4
李小红.
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六届学术年会综述[J]
.教育研究,2003,24(3):95-96.
5
刘永和.
教育部“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子课题——“中小学校务委员会建设的实验研究”课题在南京隆重开题[J]
.上海教育科研,2007(10):64-64.
6
谭江天.
认知心理学与英语学习记忆策略[J]
.考试周刊,2009(31X):140-141.
被引量:1
7
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第七届学术年会召开[J]
.中国教育学刊,2004(5):3-3.
8
陈理宣.
知识的多层次主体性内涵及其教育整合[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3):13-15.
9
“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
.宣武教育,2005(5):44-44.
10
胡萍.
中小学课堂学生主体性淡薄的现状及教师因素分析[J]
.学园,2014(25):105-10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