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3-15,17,共4页
Law Science
同被引文献97
-
1章戎,辉民.论当代行为法学的时代意义——在比较中认识世纪之交行为法学的价值功能[J].学术探索,1999(5):45-47. 被引量:2
-
2卓泽渊.我国行为法学基本问题试解[J].现代法学,1998,20(5):1-5. 被引量:5
-
3童之伟.论法理学的更新[J].法学研究,1998,20(6):2-19. 被引量:26
-
4舒国滢.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J].法学,1998(10):11-14. 被引量:17
-
5芦琦.中国行为法学会第八届年会学术综述[J].政治与法律,1999(1):78-78. 被引量:2
-
6葛洪义.论法理学教学与教材的改革——从“一分为二”谈起[J].法商研究,1999,17(6):10-18. 被引量:27
-
7刘作翔.法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及其功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6,18(6):3-12. 被引量:15
-
8张文显.法理学研究要“上得去”、“下得来”[J].政治与法律,1994(5):1-1. 被引量:8
-
9刘作翔.论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2(2):1-6. 被引量:24
-
10郭忠.论法的保守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123-133.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6
-
1李婷,王坤.刍议中国法理学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4):120-121.
-
2侯猛.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学科的知识变迁[J].法商研究,2006,23(5):100-107. 被引量:18
-
3张德淼,何跃军.西方行为法学研究的缘起、评价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11(1):90-96. 被引量:1
-
4武阳.“Jurisprudence”(法理学)还是什么?——基于英文文献的梳理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6):27-31.
-
5王茂庆.法理学的定义视角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6-28. 被引量:1
-
6石丹丹.我国未来法理学的发展方向[J].改革与开放,2011,0(6X):22-2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自正法.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法理”样态及其法理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147-161. 被引量:4
-
2张善根.转型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以人与作品为对象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70. 被引量:3
-
3李店标.论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原则[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40-142.
-
4徐显明,齐延平.法理学的中国性、问题性与实践性[J].中国法学,2007(1):111-120. 被引量:19
-
5黄维智.检察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和地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18-121.
-
6王利明,常鹏翱.从学科分立到知识融合——我国法学学科30年之回顾与展望[J].法学,2008(12):58-67. 被引量:62
-
7翟东堂.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5):150-152. 被引量:1
-
8翟东堂.法律人类学学科性质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1):102-105. 被引量:2
-
9焦宝乾.“法理学”及相关用语辨析[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15(2):3-11. 被引量:1
-
10焦宝乾.理论与实践的难题——以中国法律体系形成为背景的反思[J].政治与法律,2012(7):9-21. 被引量:8
-
1任帅军.试论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J].消费导刊,2009,0(4):141-141. 被引量:2
-
2乔雨华.论法的分层[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5(2):8-10.
-
3许中华.庞德的法律与道德观探析[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2(8Z):80-80. 被引量:1
-
4马旭卓.论西方史上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演变[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4):1-2.
-
5李晓瑞.社会法学派的学理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1):87-89. 被引量:2
-
6谭雪梅.庞德的法律观——从利益与价值衡量的角度看[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10):94-94.
-
7胡蓉,蒋媛媛.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效率违约的一个理论依据[J].时代经贸(下旬),2007,5(09Z):233-233. 被引量:4
-
8张异.法律社会学略谈[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1999,26(4):37-38.
-
9张素华.论我国物权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兼论物权法草案第2条[J].法学评论,2006,24(3):11-16. 被引量:5
-
10祝磊.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形成的法哲学基础[J].江汉论坛,2002(2):63-6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