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9-333,共15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共引文献24
-
1裘新江.贾宝玉“真顽石”吗[J].滁州学院学报,2005,7(4):6-9. 被引量:1
-
2许建平.文本分析模式的创建与俞平伯红学史地位的重估[J].社会科学,2004(11):105-113. 被引量:1
-
3孙伟科.红学研究中一般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关系[J].红楼梦学刊,2005(3):88-102. 被引量:2
-
4谭真明.论《红楼梦》文本的核心意向[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3):76-78. 被引量:2
-
5何玲.栊翠庵里哀婉的“白鹤”:妙玉形象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7):32-35. 被引量:1
-
6裘新江.亦真亦假 若有若无——贾宝玉作为假宝玉的原型意义[J].红楼梦学刊,2006(6):201-210. 被引量:1
-
7王前程.既做不了济世英雄,则做个修身好人——贾宝玉形象的人文价值[J].红楼梦学刊,2007(4):199-212. 被引量:1
-
8范学亮.贾宝玉“情不情”内涵探析[J].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1):32-33. 被引量:1
-
9祝秉权.岂忍金簪雪里埋?——略论薛宝钗的管理才能[J].铜仁学院学报,2008,2(3):34-39. 被引量:1
-
10楚爱华.从父子关系看贾宝玉叛逆形象在现代文学中的流变[J].红楼梦学刊,2009(2):223-23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48
-
1唐蔚.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谈[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S1):285-287. 被引量:1
-
2刘春芳.贾宝玉和奥尼金形象比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42-43. 被引量:1
-
3侯炳霞,任祥.试论贾宝玉的多重化性格[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4-27. 被引量:3
-
4饶道庆.贾宝玉:一个结构的解构因子[J].红楼梦学刊,1999(1):89-97. 被引量:6
-
5刘相雨.情的追求与爱的失落——论黛玉形象的文化情结[J].红楼梦学刊,1998(3):68-77. 被引量:6
-
6邢莉.《新译〈红楼梦〉回批》的思想价值[J].民族文学研究,1985,3(3):83-87. 被引量:5
-
7王成福.试论曹雪芹的世界观[J].红楼梦学刊,1980(2):5-32. 被引量:2
-
8梁一孺.蒙古文本《新译红楼梦》评介[J].红楼梦学刊,1979(2):197-208. 被引量:6
-
9齐儆.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与著名满学家金启孮聚谈纪要[J].满族研究,1993(3):52-54. 被引量:2
-
10李惠明.创深痛巨的历史音符——论贾宝玉的性格矛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4):33-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裘新江.贾宝玉“真顽石”吗[J].滁州学院学报,2005,7(4):6-9. 被引量:1
-
2李霞光.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2):11-14.
-
3李聆汇.顾太清《红楼梦影》对贾宝玉形象的重塑[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5):63-65. 被引量:2
-
4姚琴.《红楼梦》霍译本中的贾宝玉形象探微——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11):5-7. 被引量:1
-
5李强.浅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多重性格[J].读天下(综合),2018,0(1):262-262.
-
6萨茹拉.《新译〈红楼梦〉》评点中的贾宝玉形象谫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84-89.
-
7姜燕.试论《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描写的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72-74. 被引量:1
-
8李新灿.对“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分析与补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285-2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6
-
1温婧.近十年贾宝玉研究综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7-91. 被引量:1
-
2安忆涵.论顾太清《红楼梦影》的续写策略[J].红楼梦学刊,2018(2):318-331. 被引量:2
-
3刘淑娟.对小说《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的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1Z):113-114.
-
4孔令玉.人性视角下的贾宝玉形象探析[J].戏剧之家,2019,0(24):204-205.
-
5徐佐浩,蒋跃,乔晶.《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权力关系再现——基于USAS语义标注系统的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30(1):85-90. 被引量:3
-
6于向辉.顾太清《红楼梦影》中满族风俗文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35(2):245-246.
-
1熊泽文,张萍.贾宝玉三重性格在《家》中的体现——兼论巴金对《红楼梦》继承发展的时代性[J].巴金研究,2007(2).
-
2黄莺.宝玉形象新论[J].红楼梦学刊,2000(1):287-294. 被引量:4
-
390后写作[J].山东文学,2011(6):58-58.
-
4周五纯.贾宝玉“叛逆”说再思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0(3):58-63.
-
5廉萍.“今古未有之一人”——试论贾宝玉对传统男性形象的背离[J].红楼梦学刊,1998(2):320-328. 被引量:2
-
6李联.古今无双的真人——宝玉形象新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58-59.
-
7陈辉,王万兵.美国50年代的学生叛逆形象——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J].甘肃社会科学,1999(S1):74-75. 被引量:3
-
8张志.“庚辰本系作伪又一重要新证”辨析[J].成都师专学报,2000,19(1):37-40.
-
9李霞光.贾宝玉与“多余人”比较研究述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2):11-14.
-
10贾宝玉形象新评价[J].文艺理论研究,1982(2):181-182.
;